牡丹江是全國黑木耳最大産銷地,海林是“中國猴頭菇之鄉”,以此為基礎,今年牡丹江市春季食用菌産業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牡丹江市改變擴大種植規模、追求産量增長的常規做法,大力推進食用菌棚室化、園區化種植,生産優質産品;通過向國家主管部門申請“中國地理標誌”認定,健全農産品品質追溯體系,進一步放大品牌效應,提升市場美譽度;借助精深加工、出口退稅、電子商務等途徑開拓市場增加利潤,力爭使商品附加值和利潤大幅增長……通過實施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今年牡丹江食用菌産業的經營效益有望繼續提升。
加速推行棚室化園區化種植
食用菌産業是牡丹江農民增收的四大支柱産業之一,去年種植量為43億袋,人均純收入達到3500元。今年牡丹江食用菌栽培量為43.5億袋,在穩定種植規模的同時,大力推行食用菌棚室化、園區化種植,實現産品優質優價。
牡丹江市供銷社有關人士表示,黑木耳、猴頭菇都是東北地區的特色農産品。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村扶貧攻堅“短平快”致富項目較多,黑龍江省各地木耳産量逐年增長,如果銷售市場局限于東北地區,很容易出現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為扭轉普通黑木耳數量多、價格低的不利局面,今年牡丹江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引導各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棚室化、園區化種植。從實際情況看,與普通地栽木耳相比,棚室木耳每斤銷售價格可以提高5元錢。猴頭菇實現反季節生産,品質好、價格高。
從延伸産業增值鏈條、促進廣大農民增收的角度看,田間地頭是食品工業的“第一生産車間”。只有地産食用菌品質優良,精深加工、品牌運作、市場行銷等後續工作才能有序展開,最終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
健全品質追溯 放大品牌效應
在建立健全農産品品質追溯體系的同時,今年牡丹江在實施品牌戰略方面也有創新之舉,進一步提升地産食用菌的商品附加值。
“目前牡丹江市有註冊商標9000多件,70%是農産品商標,農民的品牌意識逐漸增強。由於國家工商總局宣佈暫停企業市級知名商標、省級著名商標認定,我們要創新服務方式。”市工商局商標科負責人表示,在分析我市農副産品生産、銷售情況後,工商部門把海林猴頭菇等17種特色農産品列為重點培育對象。近期該局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交了申報材料,推薦海林猴頭菇進入“中國地理標誌”商標評審、認定程式。這個最新變化,使我市商標品牌戰略,由以往工商部門支持一些特定企業爭創知名商標、著名商標提升商品知名度加快發展,轉變為發展一縣(市)經濟,致富一方百姓。
寧安市以全省首創的地産菜品質追溯體系為基礎,建成了智慧農業物聯網平臺群,方便消費者利用智慧手機掃描該市地産瓜果蔬菜包裝箱上的二維碼標識查詢相關信息。海林市在食用菌生産基地安裝攝像頭和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讓全國各地客戶、普通消費者通過手機上網可以看到當地猴頭菇、黑木耳、靈芝等食用菌生産過程……這些新舉措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牡丹江食用菌的整體知名度和影響力。
精深加工增值 電商促銷賺錢
在加快實施品牌戰略、建立健全品質追溯體系的同時,今年牡丹江將充分利用國家優惠政策,通過精深加工、出口退稅、電商促銷等多種途徑,進一步提升優質黑木耳、猴頭菇等食用菌品種的利潤空間,不斷延伸産業增值鏈條,力爭把食用菌産業的主要利潤留在牡丹江。
市供銷社、東寧市相關人士表示,借助國家、省政府支持綏東試驗區建設的優惠政策,去年年底東寧口岸在全省率先落實了對經過精深加工、真空包裝的黑木耳按出口商品貨值退還15%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這為我市通過對外招商引資、實施産業項目建設等途徑,培育大型食用菌加工企業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據有關部門的調查,去年牡丹江食用菌的加工率僅有8%,大部分是以初級農副産品形式銷往國內外市場,通過引進或培育龍頭企業,實施食用菌精深加工增值的潛力非常大。與普通木耳在東北市場零售價每斤30多元錢相比,一斤優質黑木耳在廣東銷售價為50元,出口韓國可以賣到120元。由於食用菌加工利潤空間很大,可以培育出多家龍頭企業甚至上市公司,通過優質優價形成農民增收、企業增利、政府增稅的多贏局面。
此外,依託牡丹江食用菌産業資源,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等新經濟,推動優質黑木耳、猴頭菇等商品打入高端消費市場,也是我市食用菌産業增加利潤的一條重要途徑。目前在牡丹江市區及東寧、綏芬河、穆棱、海林、寧安、林口等6縣(市),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電子商務産業園區,越來越多的食用菌、大米、蜂蜜、松子等土特産通過民航班機、公路運輸、鐵海聯運等方式迅速銷往國內外市場……假以時日,我市食用菌産業整體效益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