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種地“播”全程米“鮮”看得見
黑龍江日報  2018-04-23 09:10:42

  一碗好米飯的香味能看得見嗎?日前,美廚娘汪洋正在通過視頻直播進行傳播美味的嘗試。在她的直播中,水稻從出倉、去石、礱谷,再到色選等加工程式一一通過直播展現出來,吸引上萬粉絲觀看。

  這已不是哈爾濱壹村人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壹村人”)的第一次觸網。驚蟄一過,稻田還覆蓋在白雪下時,“壹村人”就在去黑龍江省農科院購良種買有機肥的路上開始了直播。晴朗的日子,給稻種曬曬太陽殺菌要直播;把稻種放入鹽、草木灰和水調製的消毒液中浸泡也直播;等到5月中旬,那一場人工插秧盛事更要直播。“壹村人”的可視項目負責人秦晟英告訴記者,如果錯過直播,在他們的公眾號也能看到全部視頻。

  2016年創立公司後,他們通過租水田、買良種,實現標準化種植,之後充分利用“互聯網+”走上一條與傳統大米加工和銷售不同的發展道路——公司實行輕資産,與加工企業合作,走微信社群化道路,通過網絡行銷,實行會員制,僅僅一年就銷售一萬張會員卡。

  他們的會員卡也很特別,名曰“有家鮮鮮米卡”。打破龍江米業加工企業“開工半年歇半年”的慣例,實現月月加工按定量加工,保證72小時配送到家。剛一面世的“有家鮮”品牌就迎來開門紅,兩年多來,2580元的年卡每月9斤配送量的鮮米,銷售到除了港澳臺的國內所有省份,種植面積也從不足1000畝躍升到3000畝,再到今年的5000多畝。

  剛剛在黑龍江省很多大米種植區興起的稻田24小時監控系統,“壹村人”也有,可他們認為這還不夠。米鮮,一定要被全方位地看見。2017年,他們嘗試用開通“有家鮮”視頻賬號,製作美食視頻投放在近30家食品網絡平臺來吸引客流。香辣豬蹄配米飯、燒茄子配米飯,各路與米飯相得益彰的美味被拍成視頻,讓觀眾禁不住流口水“舔屏”,120余條視頻總播放量已經超過6000萬次,讓“有家鮮”贏得“網紅大米”的稱號。2017年鮮米會員量翻倍增至兩萬名。

  2018年,“壹村人”把水稻種植加工的過程徹底“透明化”,欲以直播的方式再次贏得消費者的青睞。“2017年,我們通過製作播放視頻給會員,引發了他們對産地的好奇心。秋收時,我們邀請了近200名會員分享收穫的喜悅。這使我們意識到,視頻已經成為‘有家鮮’與會員的粘合劑。”王村説,直播視頻會把種植的每一個環節記錄下來,推送給會員家庭,讓他們真正了解稻米是如何從一粒種子最終成為一粒飽滿的飯粒,讓鮮米的“鮮”味通過螢幕看得見。(記者 桑蕾)

編輯: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