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由南向北吹到了小興安嶺;白頭鶴伴著春風,又回到了故鄉。
春風剛起時,沾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烏斯孟野生動物監測站的科研人員,就觀測到了去年救助飼養放飛的白頭鶴,已經回到了曾經救助過它的地方覓食。他們還觀察發現:在保護區辟出來的、鳥兒們的“口糧田”裏,每天都有10~12隻白頭鶴和白枕鶴,以及尚未成熟的個體鳥兒活動在保護區濕地及附近農田邊緣。
1993年5月,我省鳥類專家在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發現一個有兩枚卵的白頭鶴繁殖巢。這一發現,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發現白頭鶴繁殖巢的國家。沾河,也成為中國最早發現白頭鶴繁殖地和種群集中的分佈區。
目前,世界現存的15種鶴類中,中國擁有9種。僅在大沾河濕地保護區,常見的鶴類就有白頭鶴、白枕鶴、丹頂鶴、灰鶴4種。
近年來,沾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力度,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積極保護濕地生態環境。不僅組建了大沾河濕地管理局,還在保護區建立了監測站、工作站、救助站,配備了技術人員及相關設備設施。自2004年開始,停止了保護區內9個林場所596個林班的一切採伐和生産經營活動,避免了人為活動對鶴類的干擾。在鶴類集中活動區域劃出部分農業用地作為鶴類的“口糧田”,為春季遷來和秋季遷走的鳥兒提供食物保障。同時,成立巡護隊,在鶴類繁殖期加大巡護力度,預防無關人員進入鶴類繁殖區域;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
十幾年的保護,使大沾河濕地完整地保存了鶴類繁殖棲息的原始森林濕地系統,鶴類的野生種群數量逐年增加,野生動物數量也明顯增加。截至目前,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發現白頭鶴繁殖巢36個,白枕鶴繁殖巢21個,丹頂鶴繁殖巢1個,東方白鸛繁殖巢2個,救助白頭鶴17隻,白枕鶴14隻,丹頂鶴1隻,金雕等鳥類100余只。(記者 趙輝 馬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