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市三區試點垃圾分類投放 設分類垃圾桶免費發垃圾袋
東北網  2018-05-22 09:34:18

  21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哈爾濱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試行)日前發佈。據悉,道裏、南崗和松北3區率先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和示範公共機構創建工作。力爭到2020年年底,哈市達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以上的目標。

  方案稱,在哈市道裏、南崗和松北3區率先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和示範公共機構創建工作,探索建立符合實際、可複製、可推廣的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模式。哈市城區根據生活垃圾産生的種類和特點,按照居住、單位和公共三類區域,實施不同的分類方式。居住區域——包括居住小區、公寓區、別墅區等生活住宅區域,一般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類;單位區域——包括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有集中供餐的場所一般分為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類,無集中供餐的場所一般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類;公共區域——包括車站、公園、體育場館、商場等公共場所。有餐飲服務的,一般分為可回收物、餐余垃圾、其他垃圾三類;無餐飲服務的,一般分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二類。

  首批示範創建期間,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者政府部門直接組織的方式,在示範小區和公共機構設置分類垃圾桶、宣傳板和標識牌,並按類別為小區居民免費發放垃圾袋。垃圾産生者將産生的垃圾裝入分類垃圾袋並投入對應的垃圾桶內。在示範片區,各區按照300戶1名督導員、20戶1名志願者的標準,組建垃圾分類專門指導隊伍,負責宣傳、指導、督促居民按照分類規定投放垃圾,並對居民錯投的垃圾進行分揀,促進居民逐步養成分類習慣。鼓勵有資質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建立積分兌換平臺,採用APP或電話預約服務方式,上門回收可回收物。

  在示範創建期間,由現有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運營企業負責廚余垃圾收集、運輸工作,配置密封性好、標誌明顯的廚余垃圾收運設施設備,制定廚余垃圾收運路線,實現廚余垃圾日産日清。利用哈爾濱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選取有資質且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臺,實現可回收物收集、運輸和處理一體化管理。鼓勵再生資源利用企業在各區垃圾轉運站、壓縮間附近設置大型垃圾分類貯存分揀中心,由專業人員進行二次分揀。對於體積大、整體性強或需要拆分再處理的廢舊傢具、家用電器、自行車等大件垃圾,由各區城管部門建立大件垃圾收運隊伍,逐步建立大件垃圾資源回收利用和管理機制,依託有資質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大件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對大件垃圾進行回收處理,提高大件垃圾資源再生利用水準。

  據悉,今年5月至12月,選取道裏區工農、南崗區躍進、松北區松安3個街道辦事處共計60個小區(既包含物業管理較好的小區,也包含基礎條件較差的自管庭院和棚戶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道裏、南崗、松北區委、區政府等10家黨政機關,群力兆麟第二小學校、黑龍江旅遊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松北校區等3家學校以及群力遠大、南崗松雷和松北大福源等3家商超,率先開展垃圾分類示範創建試點工作,逐步探索建立分類投放、收運、處置體系,並逐步擴大示範範圍,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分類模式,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常態化、長效化機制。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9區具備條件的其他小區和公共機構開展分類收集工作,逐步擴大生活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2020年,在全市推廣垃圾分類收運處理模式,形成規範有序、科學長效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運行機制,實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的目標。(記者 張雋珊)

編輯: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