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斗衛星走進龍江百姓生活 農業、生態、城市安全處處顯神通
東北網  2018-05-23 08:44:00

  “北斗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京東派送員佩戴的手環、智慧公交站臺的實時播報、50%以上的智慧手機……它們都是一個北斗終端。”22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委員會宋煒琳在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北斗助力數字龍江座談會”上的開場白,讓遠在天上的北斗衛星一下走進人們的生活。

  北斗衛星走進龍江百姓生活 農業、生態、城市安全處處顯神通

  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北斗助力數字龍江座談會現場。孫英鑫 攝

  北斗衛星為農業提供“全套”管理

  黑龍江省土地總面積47.3萬平方公里,農田面積巨大, 2013年全省開發建設了黑龍江農機管理指揮調度中心平臺系統,平臺系統和大型農機上的終端均為北斗和GPS系統雙模配置,安裝GPCS定位終端27133台,對全省1352個現代農機合作社進行管理。利用遙感衛星資源,開展農業資源調查、農業環境監測、農作物長勢、災害和估産分析等方面的服務,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數據支持。

  北斗衛星成為守護龍江生態“盾牌”

  利用北斗衛星等遙感技術,近幾年來,全省陸續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與監管、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監測等內容。根據衛星遙感數據,建立生態保護紅線臺賬數據庫、建設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為縣域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和實行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提供科學依據,在全省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邊界核準中提供基礎資料清查,並實時動態監測,讓損害生態環境的行為“有理又有據”,北斗衛星成為守護龍江綠色生態的有力“盾牌”。

  據悉,北斗衛星系統還應用於全省766個水文測站監測上,高解析度風雲1號衛星遙感影像數據應用於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上。同時,河長信息管理平臺,開展河湖管護及生態環境常態化監測工作。

  北斗衛星“守護”城市安全

  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已建固定地球站10套、衛星通信車9輛、可攜式衛星地球站2套,配發帶有定位模組的警用移動終端20000余部,實現警員、警用車輛的定位,為警力部署、指揮決策提供保障;在鶴崗、雞西、雙鴨山等採煤沉陷區採集地面沉降監測數據,為城市地質災害防治、城市規劃提供數據支撐和技術支持。

  通過高清廣播氣象衛星雲圖系統,實現雲圖預測降水與實際降水進行對比分析等功能;應用衛星圖像,實時監測分析旱情發展變化;全省已部署近200台套“黑龍江省森林防火電子沙盤指揮系統”,為全省森林防火日常管理、火災應急指揮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黑龍江是北斗衛星應用的理想場所

  據悉,黑龍江位於地處高緯度、高寒地區,多為晴朗少雲的天氣,是遙感衛星理想的地面接收點,是建設真實性檢校場的理想場所,是開展國家級衛星示範工程的天然基地。

  目前,全省衛星定位連續運行綜合服務系統已建成,由1個數據運行服務中心和遍佈全省的122座衛星連續運行基準站構成。我省建設了衛星幾何檢驗場、衛星輻射檢驗場、航空真實性檢驗場及配套硬體設施及資源三號衛星海量數據的異地容災備份館。

  “多源遙感數據統籌管理與即時服務系統”“資源三號衛星影像雲服務平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黑龍江數據與應用中心”“衛星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等多個技術支撐平臺,為社會公眾及企業運營提供了可靠的公共服務,為衛星應用産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數據和技術支撐,為全省發展衛星應用産業奠定了基礎。(記者 孫英鑫 楊帆)

編輯: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