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雙鴨山寶清縣首創我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新模式
東北網  2018-05-24 08:47:56

  農業大縣寶清縣,每年使用農藥瓶(袋)約在270萬個,面臨著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這一“頑疾”。年初以來,寶清縣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政府每年列支百萬元,開展回收處置工作,首創我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新模式。

  雙鴨山寶清縣首創我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新模式

  分裝垃圾。

  寶清縣成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流程和處置機制,政府在全縣各村屯租用農戶閒置倉房,建立了233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聘用貧困戶負責回收。採取農資企業“押金銷售”、定點回收的方式,一方面政府與農資經銷商簽訂押金銷售協議,農民把農藥包裝廢棄物送到回收站,憑回收站蓋章的押金條領取押金;另一方面,鼓勵農民撿拾多年來遺留在地裏的農藥包裝廢棄物,以0.1元/個的價格回收。

  雙鴨山寶清縣首創我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新模式

  回收站。

  截至目前,寶清縣不僅全部收回了當年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還回收到約40萬個農戶家中積存和多年遺棄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周邊農場和縣區的也被農民們撿了回來。對於額外增加的財政負擔,寶清縣縣長徐斌義説:“生態建設要有大局意識,我們願意為環境治理買單,承擔起這一份生態責任。”

  農藥包裝廢棄物工作的開展,極大地增強了寶清縣農民的環保意識,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改善了土壤環境,有效地保護了河道、水源和濕地生態安全,同時也帶動了貧困戶就業,為脫貧攻堅開闢了一個新路徑。(馬淑芬 記者 侯巍)

編輯: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