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二十九屆哈洽會腳步日益臨近,記者從黑龍江省貿促會、省會展事務局了解到,從目前的籌備情況看,聚焦中俄地方合作是本屆哈洽會的一大特色。今年的哈洽會對俄合作將更加深入務實,從經貿合作向深層次、寬領域、多元化的全方位合作轉變。
回首哈洽,有一個作用不能忽視。哈洽會作為會展平臺,深深影響了我省乃至全國的對外開放與發展格局。哈洽會的沿革實際上就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中俄兩國經貿關係發展的縮影,見證了中俄兩國加深友誼和深化合作的歷程。省會展事務局副局長王鐳説。
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隨著沿海開放戰略的實施,作為內陸邊疆的黑龍江省提出了“南聯北開,全方位開放”的戰略方針,並經國務院批准籌辦對蘇聯、東歐國家經濟貿易洽談會。1990年,第一屆哈洽會禮炮鳴響,從此,我國向蘇聯及東歐地區敞開了經貿合作之門,邊境貿易開始了新的一頁。黑龍江這個東北邊疆,變成全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橋梁。
中俄毗鄰地區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多屆哈洽會上,黑河和俄阿穆爾州這一對隔江相望的雙子城共同展示經貿合作優勢,顯現強大招商實力;擁有綏芬河和東寧兩個口岸的牡丹江市強勢宣傳“黑龍江沿邊開放先導區”概念,放大口岸效應……還是在哈洽會上,雙方政府部門就冬季在下列寧斯科耶至同江哈魚島地區鋪設跨黑龍江(阿穆爾河)冰凍浮橋的事宜達成共識;就波格拉尼奇內公路口岸復工建設舉行會談,取得積極進展,該項目建成後現有通關能力提高10倍……以哈洽會為平臺,從最初的商品合作,到圍繞中俄跨境産業合作,雙方企業共同謀劃了基礎設施、能源利用、電子商務、保稅物流、機電製造、有機農業、木材加工、礦産利用、果蔬出口等眾多中俄跨境産業合作方向……
本屆哈洽會,恰逢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圍繞這一主題,將舉辦中俄地方合作交流論壇暨中俄友城合作論壇、中俄地方合作理事會會議等多項活動。目前,俄方有15個州區將率團參會,包括濱海邊疆區、猶太自治州、雅羅斯拉伕爾州3個正省級代表團;俄外交部、外貝加爾邊疆區、莫斯科州、克麥羅沃州四個副省級代表團。外交部、全國對外友好協會以及國內15個省(區、市)的政府代表團將參會。雙方將就地區經貿、投資、科技、工業等領域進行洽談對接。
事實上,不僅限于中俄地方合作,秉承“突出俄羅斯、面向東北亞、輻射全世界、服務全中國”辦會宗旨的哈洽會,經常被稱作中俄經貿合作的“風向標”“晴雨錶”。一直致力於中俄關係研究的當代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魁認為,哈洽會的歷史就是改革開放後我省乃至我國對俄合作的發展史,從1990年只有幾個場館的日用品展會,發展成了中國東北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最大規模的展會之一。被寫入《中俄聯合公報》,其後又升級為中俄博覽會,如今又與中俄博覽會相互支撐,成為兩個重要的品牌展會,成為我省著力優化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窗口和平臺。他回憶説,早年俄羅斯客商來到這裡是為了採購服裝和鞋類等日用商品,而後,是為了採購建築機械和材料、載重汽車、木材加工設備,如今則更側重於尋求合作夥伴,實現産業的對接與合作。
從最初的商品買賣到産業合作、金融合作、科技合作,再到區域合作、旅遊、文化等全方位合作,從毗鄰地區到深入雙方腹地,哈洽會可以清晰地描摹出中俄合作的線路圖。
本屆哈洽會,在對俄合作方面,將舉辦中俄地方合作交流論壇暨中俄友城合作論壇、2018中俄地方友好交流周、“新時期中俄地方合作·媒體新視角”中俄地方媒體研討會、中俄(國際)青年經濟發展高峰論壇、第二屆粵港澳攜手黑龍江對俄合作交流會、第五屆中俄經濟合作與一帶一盟對接高層智庫論壇、中俄體育交流周——冰球賽、中俄木材投資對接會等。僅2018中外産學研用國際合作大會,就有來自俄羅斯30家大學、科研院所的校長和專家近百人參加會議。
可以預見,還有10多天即將開幕的哈洽會,聚焦中俄地方合作,深耕全面交流,將創造和釋放更多、更新的商機和“紅利”。(記者 曲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