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安市突出問題導向,加大窗口單位作風整頓力度,持續向作風漂浮、工作梗阻、服務粗糙、紀律鬆散“病灶”動刀,著力構建一流的營商環境。
教育引導經常化,整治作風“漂浮病”。窗口單位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組織開展“班前十分鐘”黨性教育,強化工作人員宗旨觀念。抓好經常性業務培訓,採取集中學習、專家授課、外埠培訓、現場觀摩等形式,確保工作人員吃透政策、熟知程式、掌握業務,提高工作人員“一專多能”“一崗多能”服務水準。選派年輕幹部到窗口鍛鍊,增強聯繫群眾、服務群眾能力。
流程再造簡單化,整治工作“梗阻病”。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對窗口單位服務事項進行梳理,推動同類窗口單位合併和功能重組,精簡合併申請審批服務流程。制定企業入駐、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和行政部門審批服務指南,推行“四證合一”“五證合一”和“一證一碼”制,企業入駐、建設項目審批程式實現“五步審批”;各窗口單位和服務大廳優化審批環節15個,減少程式8項,壓縮時限工作日232個,有效縮減了窗口服務單位的審批事項,壓縮辦結時限。
平臺體系規範化,整治服務“粗糙病”。加強行政審批服務體系平臺建設,新建標準化便民服務中心11000平方米,提升窗口部門進駐率。優化便民服務設施,設置辦事指示牌、標誌牌,配置座椅、飲水機、常用藥品等設備,方便群眾辦事。拓展服務方式,嘗試應用網絡在線、手機APP、移動客戶端等服務,推行電話諮詢一次性告知服務、延時服務、午間值班服務,確保群眾急需辦理的重要事項如約進行。全面推行服務受理零推諉、服務方式零距離、服務品質零差錯、服務結果零投訴“四零”服務承諾,窗口工作人員簽訂《服務承諾書》320余份,年初以來接待群眾辦事5.2萬人次,群眾滿意率達98%以上。
管理監督機制化,整治紀律“鬆散病”。注重落實長效監管機制,建立和健全學習考勤、請銷假、崗位職責等規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落實長效監督機制,暢通監督舉報渠道,設立作風整頓意見箱,採取日常督導、明察暗訪等方式,重點抽查窗口單位工作人員出勤率、在崗率、專注率“三率”情況,推動作風整改。截至目前,開展作風整頓專項檢查8次,公開曝光批評6人,責成有關單位處理問題7個,約談相關人員47人次。(劉本東 記者 李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