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決秸稈問題的綜合之策——把愁人小秸稈做成誘人大産業
黑龍江日報  2018-06-16 18:15:36

  14日,第二十九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重頭戲之一、第二屆中國國際秸稈生物質能源發展高峰論壇暨秸稈産業園區項目投融資洽談會率先召開。論壇上相關領域的專家縱論秸稈綜合利用的技術方法、市場方向等議題。同一天,8個秸稈産業園區及秸稈項目在佳木斯市、大慶市、密山市等地簽約落地。

  論壇傳遞出一個強烈信號:解決秸稈問題的綜合之策,是實現秸稈産業化發展。我省將借助哈洽會這個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秸稈利用産業化龍頭企業,將小秸稈做成大産業。

  小秸稈有望做成大産業

  論壇上專家談到,農作物秸稈是一種寶貴的可再生資源。當前,秸稈等生物質能源被稱為繼煤炭、石油、天然氣後的第四代能源。據調查,目前我國秸稈利用率約為33%,其中大部分未加處理,經過技術處理後利用的僅約佔2.6%。隨著石化資源的日趨枯竭和秸稈焚燒污染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提高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水準,實現深層次、多途徑綜合利用,使秸稈處理形成産業化擁有無限前景,對於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意義重大。

  黑龍江省是糧食生産大省,也是秸稈産出大省,秸稈資源總量約佔全國的1/8,年産各種農作物秸稈上億噸。隨著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出現,農作物種植佈局呈現集中連片的趨勢,秸稈資源分佈也從種類和數量上日趨集中。我省南部和西部地區以玉米為主,北部地區以大豆為主,東部地區以水稻為主,當前這種集中連片的分佈態勢為秸稈的綜合利用創造了有利的先天條件。如果行之有效地實現秸稈資源化利用,將會形成一個龐大的産業集群,産生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尋找秸稈處理突破口

  據第二屆中國國際秸稈生物質能源發展高峰論壇主辦者——國家秸稈産業聯盟負責人介紹,當前,實現秸稈資源化利用面臨的最大困境是秸稈的産量大、出口小,因此首先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是完善收儲運體系。因為秸稈價低、量大、質輕,若遠距離運輸則會增加運輸成本,降低價格優勢。密山市副市長劉志新告訴記者,秸稈的收集、儲存和運輸是秸稈資源化利用的第一難關。密山市是農業大市,也是我省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年産秸稈310萬噸。目前經過各種努力,已經處理了30%多的秸稈,但由於收儲運困難,仍有大量的秸稈有待處理和利用。

  此外,加快秸稈技術革新的進程,解決資金匱乏問題,拓寬市場應用和銷售渠道也是實現秸稈資源化利用亟待解決的難題。

  探索秸稈産業化

  論壇上秸稈控股集團、天津天人集團、江蘇日進集團等多家省內外企業與密山市、樺南縣、寶清縣等縣市簽署了落地秸稈産業園、秸稈有機肥廠、農業廢棄物整縣推進等八個項目。

  剛剛簽約的黑龍江鑫金源農業環保産業園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偉介紹説,該公司將投資6億元-8億元在樺南縣建設農業環保産業園項目,對樺南縣農業秸稈、林業廢棄物、畜禽糞污及農村污水、生活垃圾等生物質資源進行綜合利用。産業園主要産品將是並網發電、供暖氣、生物質焦油、生物炭複合肥、建築用材、秸稈母粒等,其中樺南縣50%的秸稈將得到處理和利用。

  密山市則規劃出面積19平方公里的經濟開發區,並先後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為秸稈産業化項目落地搭好了平臺。

  秸稈雖小,要實現資源化利用卻涉及到收集、儲存、運輸、加工、銷售等多方面力量。只有構建完整的秸稈綜合利用産業鏈,形成産業閉環,推動秸稈邁入産業化、規模化發展正軌,才能真正將秸稈變成生物質能源。為此,近兩年,我省一直在努力打造秸稈産業示範園區,探索秸稈産業化方向。

  國家秸稈産業聯盟負責人認為,建設秸稈産業示範園,將遵循秸稈“粗加工放鄉鎮,深加工放園區”的原則,將上中下游的秸稈深加工企業集中佈置在園區內,形成産品、副産品供應鏈,真正將秸稈吃幹榨凈,進而實現農業增收,推進鄉村振興。(記者 黃春英)

編輯: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