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牡丹江出臺人才新政打造“雙創”沃土
黑龍江日報  2018-06-25 08:49:25

  面對國內省內大中城市新一輪“搶人大戰”和人才工作短板制約的形勢,牡丹江市著眼於人才政策的頂層設計和優勢再造,于近日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引進和培育急需緊缺人才激勵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

  《若干意見》組合運用了資金補貼、政治待遇、評優獎勵、融資支持、服務保障等多類別政策,整體“含金量”在我省人才政策中處於較高標準,從而吸引了省內外眾多關注。

  實施重點工程引進各類人才

  近年來,牡丹江加大了各類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力度,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為推進牡丹江全面振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牡丹江針對市直教育、衛生等領域人才緊缺問題,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和社會引進專業技術人才775人。其中,研究生學歷373人、本科學歷402人。

  同時,牡丹江還推進了“百名大學生進社區工程”以及“中西名醫引進計劃”,三年來,牡丹江共引進各類人才1984名,其中高層次人才512名。

  科技平臺、創業載體是集聚人才的基石。牡丹江先後建立5個院士工作站、2個博士後工作站、2個博士後創新創業實驗基地,提升高層次人才承載能力。該市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32家,眾創空間達到30家。科技人員創業總數達到1000余人,大學生入駐創業載體1528人。

  出臺人才新政招引急需緊缺人才

  隨著國內省內大中城市競相出臺人才優惠政策,人才競爭愈演愈烈。牡丹江市通過梳理整合原有政策措施,廣泛借鑒各地政策經驗,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組織專業力量反復研究論證,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引進和培育急需緊缺人才激勵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

  《若干意見》規定,在引進重點人才方面,引進“兩院”院士,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及以上勞動或聘用合同,連續3年、每人每月給予1萬元補貼,在牡丹江市購房的,一次性給予安家費100萬元。

  凡符合全市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與用人單位簽訂5年及以上勞動或聘用合同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雙一流”或原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連續5年、每人每月分別給予2000元、1500元和1000元補貼,在牡丹江市購房的,一次性分別給予安家費10萬元、5萬元和4萬元。

  創新體制為人才提供身份保障

  牡丹江人才新政除給予較高標準的人才待遇外,最吸引人的創新之舉就是建立週轉編制度。《若干意見》規定:在市直事業編制總量內調劑一定規模的全額事業編制,主要用於保障需要人才支持的重要領域、關鍵崗位以及重點工作或重大項目,實行崗編適度分離、統籌管理使用。建立“政府給身份、企業給待遇”的人才共享機制,對主導産業領域內支柱企業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5年合同期滿後,有意願到事業單位工作的,可以申請納入週轉編制管理。

  牡丹江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徐艷偉在接受採訪時説,此項政策主要是解決引進人才身份問題,在市直事業編制總量內調劑一定規模的全額事業編制,統籌管理和使用,主要用以保障重點産業、重點項目、重點工作相關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

  牡丹江在吉林大學舉行人才政策推介會。(德健宇 記者 孫昊)

編輯: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