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盈利近2000萬元,現在企業還是滿負荷運轉,完全能夠完成既定的銷售任務。”在中海油華鶴公司,生産管理中心總經理江平説。
中海油華鶴公司隸屬於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尿素、複合肥和甲醇生産營運商之一。為積極響應國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中海化學”出資成立中海油華鶴公司,依託鶴崗地區豐富的煤炭和水資源,發展上下游一體化的煤化工産業,努力建設成為國內煤炭生産尿素和區域性科學施肥農化服務的示範基地,打造黑龍江省煤化工産業基地。
中海油華鶴公司現有年産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大顆粒尿素裝置,2012年6月開工建設,2015年5月9日成功投産,2015年7月1日轉入正式商業運營,當年通過性能考核並實現滿負荷運行。投産第一年生産尿素53.4萬噸,順利達産;2017年生産尿素60.6萬噸,超額完成生産任務;2018年一季度累計生産尿素15.2萬噸,銷售18.15萬噸,盈利近2000萬元,實現自投産以來的首次季度連續盈利。
這套裝置採用當今國際國內一流的工藝技術,其中煤氣化採用美國GE水煤漿氣化技術,合成氨採用丹麥托普索技術,尿素裝置採用荷蘭2000+技術,其他裝置均採用國內先進成熟技術。“公司目前主要産品為大顆粒尿素、增值性尿素、液氨、副産液氮、液氧、硫磺。其中,大顆粒尿素使用‘富島’‘富龍江’品牌投放龍江市場。産品採用了‘中海化學’自有的UF溶液專利技術,具有粉塵含量低、顆粒強度高、流動性好等特點,抗粉碎、抗板結特性明顯,同時兼具長效、緩釋效果,大大提升了水田和旱田作物肥料利用率,有利於作物生長。産品自投放市場後,一舉扭轉了黑龍江省大顆粒尿素單向流入的局面,讓龍江農民得到了實惠,受到讚譽。”江平介紹説。
據了解,中海油華鶴是我省首個實現“煤頭化尾”的大型煤化工企業,被列為“煤頭化尾”戰略核心企業。同時該項目也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大力發展黑龍江東部煤電化基地的重大項目。投産兩年多來,公司的經營發展對周邊經濟起到了較強的拉動作用。公司年用電2.5億千瓦時,年用水800萬噸,年用煤超過100萬噸,生産原料、産品年運輸量超過180萬噸,公司用工及配套産業可直接增加當地就業超過1500個。
中海油華鶴公司落戶鶴崗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業、建築、運輸等産業的發展,也為鶴崗的經濟轉型增加了新動能。目前,公司正在規劃建設尿素精篩和增值改性項目,合作建設50萬噸BB肥項目,實現化肥、化工産業並進;60萬噸新華煤礦項目正積極推進,力爭今年10月份開工建設。原料問題解決之後,將進一步有助於産業鏈的延伸和企業的長遠發展。(記者 邵晶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