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春:南岔區村屯壯大産業摘“ 窮 帽 ”
伊春日報  2018-07-23 11:18:02

  原標題:壯大産業摘 “ 窮 帽 ”

  時下,走在黑龍江省伊春市南岔區的鄉鎮村屯,時常可以看到黨員幹部奔波忙碌的身影。他們幫助村裏制定産業發展計劃、與幫扶對象制定産業項目、田間地頭指導工作……幫扶貧困戶穩定脫貧,逐步“摘帽”。凝聚産業合力,為貧困戶增收添活力。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區先後制定了9項扶貧相關政策,健全完善管理機制,逐級壓實工作責任,確保扶貧工作計劃的全面鋪開。按照伊春市提出的“58515”扶貧模式,該區採取由龍頭企業和基地帶動等模式,積極發展扶貧産業項目,用産業為貧困戶脫貧保駕護航,全區27支扶貧工作隊在逐戶摸清家庭成員、勞動能力和土地面積及發展方向等情況後,推進六大産業扶貧模式,並實現五大扶貧産業全覆蓋,全面為貧困戶增收脫貧築起堅強保障。強化“輸血”功能,確保産業扶貧長效化。截至目前,該區投入專項扶貧資金1847萬元,進行産業扶貧項目建設。其中光伏發電一期專項資金120萬元、二期工程投入小額信貸資金600萬元,規模762千瓦,年發電量125.26萬度,實現純利潤83萬元。桔梗種植總投入小額信貸資金200萬元,種植面積佔地620畝。143棟棚室木耳總投資652萬,已于2017年春季全部完工,除貧困戶自行種植外統一齣租,租金由區財政局設立賬戶統一管理,用於大棚維護和貧困戶收益分發。投入專項資金60萬元並由區政府統一種植平榛21000株、沙棘8008株,全部收益都用於貧困戶分發。2018年,這個區深層次謀劃全覆蓋扶貧項目,充分依託格潤藥業這一龍頭企業,投入專項資金1015萬元合作建設甜葉菊種植加工項目,內容及規模為甜葉菊種植10000畝,甜菊糖苷提取車間具備年提取植物20000噸的生産能力。此項目預計2018年6月投産,前兩年收益不少於70萬元,第三年起收益可達到資金總額5.4%的年利率,能夠極大程度增加貧困戶收入。 

  激發增收動力,發揮貧困戶主體作用。該區始終堅持貧困戶脫貧致富“主人翁”地位,投入68.6萬元,為全區148戶貧困戶中有産業脫貧意願的104戶貧困戶制定了詳細的脫貧産業規劃,統一購買並種植了一年生沙棘幼苗4970株、平榛幼苗8705株,併為種植貧困戶辦理了土地保險,所得效益全部歸貧困戶所有,保障了貧困戶收益最大化。另外,扶貧工作隊還進一步突出特色地緣優勢,將溫室大棚種植與綠色旅遊相融合,努力打造休閒採摘、特色旅遊業為一體的“一拖二”産業鏈,全面提升脫貧産業的融合度,做好項目保障,讓貧困脫貧持續不間斷,從而最終實現産業增收。此“保姆式”項目服務改變了貧困戶等靠要的被動現象,增強貧困戶內生動力,為貧困戶提供增收土壤,為致富提供充足養分,真正做到了由“輸血”變“造血”。征程萬里春風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在扶貧工作的攻堅期,南岔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伊春考察“轉型發展,民生為要”的殷殷囑託,打響了脫貧攻堅“百日會戰”,用真心、真力、真情去推進扶貧攻堅工作,通過産業扶貧增動力,堅持政策扶貧添保障,把“精準”繼續深入落實到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各環節、全過程,著力構建“三位一體”扶貧大格局,確保每個村都有主導産業、每個貧困戶都有增收保障,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支持脫貧、人人參與脫貧的良好氛圍,讓全區貧困戶在經濟上有所提升,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馬成宇 記者 宋動 賈春華)

編輯: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