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革開放40週年冰城電力巨變點亮美好生活
40年來,哈爾濱供電公司發展有太多“高光時刻”,也有太多“溫馨畫面”。該公司售電量從23.72億千瓦時到184.65億千瓦時,變電站從83座到312座,線路從76條到1744條,用戶從40萬到400多萬,實現了從傳統的電網運行管理模式向智慧化發展。這些數據背後,呈現的是電力快馬加鞭的發展態勢,和百姓舒適便捷的現代生活。
關鍵詞:用戶體驗
交費方式更靈活欠費提醒更便捷
很多哈爾濱人都記得,改革開放初期收電費需要最原始的“走收”,發展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櫃檯的坐收,之後隨著銀行業務的推廣,收費窗口新增了銀聯POS交費,並對部分客戶開通了銀行的小額批量劃撥。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現在,哈爾濱供電公司己經開通多種線上交費方式,用戶選擇線上交費戶數達83%,如今在冰城動動手指交電費已成為現實。
40年來,不僅居民交費方式更多元,欠費提醒也更加便捷,現在電費餘額不足,提前7天短信提醒、微信提醒。隨著智慧用電的推廣,目前哈爾濱供電公司各營業廳已經開始向智慧服務轉型,市區內的營業廳逐步增設智慧互動展示區域,向客戶提供多種業務申請、諮詢等業務的展示和體驗,同時將對智慧家居、電採暖等新理念、新産品進行展示。
關鍵詞:電網建設
供電可靠性大幅提高停電時間大幅減少
40年來,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哈爾濱供電公司一直致力於為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改革開放前,哈爾濱局屬變電站僅有變電站83座,線路41條。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哈爾濱供電區供電能力空前發展,尤其是近年來致力於打造“堅強智慧電網”,通過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應用,實現了清潔環保、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
截至2018年6月,哈爾濱地區電網內共有11座統調電廠及21家地方和企業自備電廠並網運行。目前,哈爾濱地區220千伏以上主網已形成環網,任意一條主網線路故障都不會造成長時間大面積停電;66千伏及以下網架經過多年改造,極大的減少了因電力設備檢修或故障而引起的停電現象。
哈爾濱地區在2006年實現戶戶通電,2006年末戶戶通電率100%,2018年村村通動力電。電網網架結構得到了改善,供電品質明顯提高,供電能力大大的提升,為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電力保障。
關鍵詞:李慶長共産黨員服務隊17年間服務35.8萬人次
2001年9月,李慶長共産黨員服務隊正式掛牌成立,17年間,服務隊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享譽全國的服務品牌。截至目前,李慶長共産黨員服務隊現有總隊1支,分隊39支,隊員631人,累計受理各類求助電話90826次,現場服務13583次,受益人358751人次。
李慶長共産黨員服務隊始終將工作定位為“幫扶弱勢群體”和“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兩方面。服務隊連續五年開展“中國夢·國網情”關愛留守兒童愛心公益活動,300余名幹部員工累計捐助愛心善款10余萬元,助力215名留守兒童走上求學之路。為留守兒童學校捐建“七彩小屋”,關愛留守兒童愛心公益活動獲省青年志願服務項目銀獎。
關鍵詞:保電連續多年圓滿完成各項保電任務
今年高考,哈爾濱供電公司173人組成高考保電隊伍,全力確保所有考場可靠供電。作為省會城市,全省負荷中心,哈爾濱供電公司保電工作已成常態。1996年2月,圓滿完成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保電。1998年,松花江、嫩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哈爾濱電業局在自身蒙受1003.3萬元巨大損失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保電工作,同時向災區捐款捐物。
“以前進行保電工作,到用戶那對方能夠提供一台柴油機就不錯了。”哈爾濱供電公司一位資深員工説,現在經過多年的電網建設、配電網拉手改造,重要用戶和重要場所均具備雙電源供電條件。隨著保電水準和技術日趨提高,該公司連續多年來圓滿完成了冰雪節、哈洽會、重要節假日和重大賽事的保電工作。
關鍵詞:環保小鍋爐“煤改電”讓冰城天更藍
為了讓冬季冰城的天空更加藍,空氣更清新,2017年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哈爾濱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氣集中整治,對無法併入集中供熱管網的28處分散燃煤小鍋爐實施“煤改電”,實現清潔供暖。
截至2017年11月,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已完成28個小鍋爐“煤改電”項目用電辦理業務,合計報裝容量26460千伏安。據悉,這些項目全部完成改造後每年可減少供暖標煤2.827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93570.89噸。今年初,經與哈爾濱市環保部門對接,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按照相關要求,今年將對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進行淘汰改造,目前正在意見徵集及政策制定階段。
“天藍水綠山青,是人民對更優美的環境的期盼。我們把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服務內涵因時而變,服務客戶初心不改。”哈爾濱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説。(記者 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