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尋心血管發病的關鍵因子--記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教授梁海海
黑龍江省地處中國最北方,高寒的地域氣候特點導致心血管病高發,患病人群也由老年趨向年輕化,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為了征服這項頑疾,有一群科研人員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研究,用千萬次的實驗去探究疾病的發病機理並研發藥品,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教授梁海海就是這樣一位科研人員。
出生於1984年的梁海海是一個靦腆文靜的男子,消瘦的面龐上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顯得儒雅而穩重。當被問到為什麼會選擇從事藥理研究而不是成為一名醫生的時候,梁海海説,雖是遺憾也是緣分,小時候就想成為一名醫生,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也填寫的臨床醫學專業,但是沒有被錄取,最終被分到了藥學院。“這輩子雖然與醫生這個職業擦肩而過了,但我依然心存使命,治病救人。醫生可能做一台手術就能挽救一條生命。我們研發治病的藥物如果成功了,便可以造福千千萬萬條生命。”樸質的話語卻有著深深的自豪,更包含著醫者的大愛。
為了心中的這份使命,為了研發出中國自己的特效心血管藥品,梁海海開啟了自己的科研之路,一步步為邁向心血管疾病領域的金字塔尖而努力著。妻子分娩,他沒能陪在身邊;孩子成長,他不能見證點滴。“我們常常勸梁老師要注意休息,但是他每次都會對我們説:‘職責所在,不敢停歇’。”哈爾濱醫科大學藥學院研究生孫健告訴記者。
“既然選擇了科研,就必須有所放棄。科學研究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需要心無旁騖。”正是這份純粹,讓梁海海潛心尋找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探尋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關鍵因子,從而研究防控的藥物。最終成功揭示l ncRNA PFL在心肌纖維化中的作用並闡明其分子機制,為新型心血管藥品的研製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基礎。
在談到他的科研成果時,梁海海顯得很謙虛,“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把心血管的發病率降到最低,這也算是為龍江人民做一些自己的貢獻。”
如果説因為心中的那份大愛讓梁海海選擇了藥理研究這條科研道路,那麼情懷則讓他選擇了龍江作為自己事業發展的舞臺,將龍江作為培育學生的講臺。
感恩是梁海海的情懷,他感謝哈醫大的培養,更感謝黑龍江省對於人才和科研的重視。據梁海海介紹,一種新藥的研發往往需要經過很長的科研時間,所需的資金也是數以億計。這些重擔壓在了每一名從事藥品研發的科研工作者身上,雖無形但重似千金。“黑龍江省對人才的重視促使我將這種壓力轉變為動力,所以我倍感珍惜。”
初心則是梁海海的又一個情懷。“每一名醫學工作者心中都應該有一個目標,不能忘記自己學醫的初心。”梁海海總是這樣對自己的學生説:“醫者心中都應該有一方凈土,不能有一絲污染;應該有自己道德的基準線,科研應該是純潔的。”
十五載的春秋見證了梁海海的追夢歷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奔著這個目標和信念,我一定會一直做下去。”梁海海説。(趙一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