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兒童醫院援非醫生一年救治800患兒
新晚報  2018-08-07 16:47:38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援非醫生

  8月5日,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援非醫生王景波完成了一年的援非任務,回到祖國的懷抱。到機場接機的同事看到王景波時,發現他瘦了30多斤,整個人黑了“好幾度”。“黑只是光線問題。”王景波打趣地説。此次,他帶回來一枚沉甸甸的獎牌,這是毛裡塔尼亞現任總統阿齊茲親自授予的。

  在當地,平均40℃的氣溫,空調也成了擺設。“吹的都是熱風”。王景波剛到的時候很不適應,吃不下,睡不著。

  在長達8個月的旱季裏,只有洋蔥和土豆能適應長時間的乾旱,如果還想吃其他的蔬菜水果,就只能開著車穿過沙漠,到首都努瓦克消特去買。“因為長時間吃不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裡的孩子嚴重貧血、缺乏維生素。雖然看起來結實,其實身體很弱,在換季的時候他們很容易生病。”王景波説。

  王景波有一個4歲的兒子,因此看著在艱難環境中生存的孩子們,他總是心疼。一年中,當地800多名患兒得到了王景波的治療。

  王景波發現當地人不太注意衛生,孩子有了外傷很容易感染,經常一天就要給1-2個孩子截肢。而當地醫生手術前必要的刷手動作十分不規範,比正常的洗手強不了多少。王景波一步步教大家術前刷手7個步驟,“手術前一定要用消毒液刷手。”

  雖然在毛裡塔尼亞的基法相對安全,但身處戰亂的毛塔,王景波深知周圍的安全系數極低。但每次醫療隊組織義診,王景波都參加。有一次回來的路上,司機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1個小時的路程開了4個多小時還沒到。“當時不敢想太多。4個多小時後,我們看到了熟悉的板房,終於轉出來了。回到醫療隊,已經接近午夜。”

  王景波的手機屏保是兒子的照片,因為有8小時時差,經常會錯過與兒子視頻的時間。想家了就翻看照片,是他唯一排解鄉愁的方式。“我兒子有一次跟我説爸爸注意身體,我特別感動,眼眶當時就濕潤了。”王景波説。(魏然 唐婷 記者 朱虹)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