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樺南文藝創作補齊農村文化建設短板
夏末秋初的傍晚,伴隨著陣陣清風,“聚文明力量促鄉村振興”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主題採訪團走進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在駝腰子鎮愚公村,一場別開生面的文藝匯演正火熱開場。在村劇團團長米鳳寶的指揮下,村民自編自演的廣場舞、民族歌舞等節目一一登臺亮相,其中清脆明快、朗朗上口的快板“十九大精神譜新章”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留著鬍鬚、扮相粗獷的米鳳寶是村裏有名的文藝骨幹,他告訴記者,從早些年參加“咱村也有文化人”節目演出開始就迷上了鄉村文藝表演,隨後與樺南縣裏幾個志同道合的文藝人組成表演團隊。這支表演團隊就從最小的鄉村舞臺出發,先後在省內、東北地區直至中央電視臺的星光大道等知名舞臺上展現樺南、展現自我、展現最真實的東北農村生活。
在榜樣的帶領下,昔日不少村民熱衷於打麻將、嘮閒磕的愚公村,村風村貌為之一變,家家戶戶比文藝創作、拼知識儲備,即便農閒時村子裏各家各戶也是忙著“燒火做飯背歌詞”。
愚公村過去叫六馬架,那時的村民曾自嘲“六馬架歷史長,人窮房矮地荒涼”。為改變村子的落後面貌,2006年時任村書記李美決定先從移風易俗開始,重點是提升村民的精氣神。李美創立了村劇團,演員、編劇、導演都由村民自己擔當,採用拉場戲、快板、情景劇、小品等形式講述村裏的好人好事兒、敘述村容村貌的改變、暢想豐收和美好生活。12年過去了,當年8歲的小演員耿可今年都已經成為了一名大學生。而愚公村的變化正是樺南縣以原創文藝創作,凝聚鄉村振興精神力量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樺南縣制定全縣三年行動規劃,以文明鄉鎮為核心,以文明村屯為支點,以鶴大、依饒、樺慶公路沿線為依託的“一核、多點、三帶”連片連線創建工作新格局,不斷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和農民文明素養,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功承辦了兩屆全省東部地區農民文藝匯演活動。駝腰子鎮愚公村小劇團獲“第七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殊榮。
樺南縣委書記魯長友介紹説,全縣大力扶持民間文藝社團和業餘文化隊伍發展,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圍繞美麗鄉村、脫貧攻堅、精神文明建設等主題,創作反映基層群眾生活、鄉土氣息濃郁的原創文藝作品600余個,駝腰子鎮愚公村文藝隊創作的弘揚新風尚、倡導新文明的群口快板《60點》獲得東北三省農民曲藝節匯演大賽創作金獎;以“全國最美家庭”陳淑梅事跡為題材創作的情景劇《媽媽我愛你》,多次參加全市展演,獲得廣泛好評。通過運用文化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紅色文藝輕騎兵”小分隊、文藝志願服務、“結對子、種文化”等渠道,縣文藝團體深入鄉村開展脫貧攻堅等專場演出300多場,圍繞重要傳統節日,每年各鄉鎮黨委舉辦文化活動30多場、村級文化活動1500多場,公共文化在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煥發勃勃生機。
就在今年年初,中央文明委確定“2018~2020年創建週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樺南縣是佳木斯地區唯一入選城市。樺南幹部們都説,這個成績與近年來樺南紮緊文化之“根”、鑄牢文化之“魂”,加快補齊農村文化建設短板,全面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密不可分。(記者 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