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養老、母嬰師,要有耐心、有愛心、有責任心……”日前,東京城林區工會舉辦的養老母嬰護理技能培訓課程火熱開講!從職業道德到護理技能,培訓學校的講師言傳身教,助力300多名“林嫂”變“月嫂”,變“護師”,外出務工有門路。
需求調查是“菜單”培訓的首要環節。東京城林區工會全面了解不同領域的職工“口味”需求,以QQ群、電話諮詢、走訪調查等形式,主要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困難職工和下崗再就業職工,公開徵求意見。並通過各基層工會民意申報、局工會意見評審、評審通過後按照職工需求,確定培訓內容,實現培訓點題化、務實化。經過精心謀劃、科學編排的“訂單式”課程,為職工搭建創業就業橋梁。
今年47歲的付艷霞之前一直在林場打工,從未走出過大山。去年,她參加了第一屆養老母嬰護理培訓班,隨後又到牡丹江“石管家”培訓學校進行了高級進修。在今年的第二屆培訓班,她以該學校“金牌月嫂”的身份立堂授課。短短兩年間,從家庭主婦搖身一變“金牌月嫂”,月薪近萬元。
今年參加培訓的300多人裏,有230多人通過了結業考試,獲得了職業培訓合格證書。接下來,東京城林區工會還將跟進服務,與培訓單位共同搭建就業平臺,免費為技能培訓合格和健康體檢合格的職工提供工作崗位。
“接地氣、有人氣”,是東京城林區工會打造“菜單式”培訓的核心目標。張銀麗是東方紅林場的保潔員、衛生員,現在她可謂是林區的“微商達人”。2015年以來,農村電商發展迎來“滿目春”,該局為了讓林區職工也搭上“電商快車”,把自己林産品賣出去,特邀請大連東邦科技公司的專業講師免費舉辦了兩期電商培訓班,培訓職工300多人,張銀麗就是其中一員。“我每個月當電商賺的錢,就算淡季也能有2000多塊!”張銀麗興奮地説。張銀麗按照培訓課程,唱好“找貨源拍照片、建微群搞宣傳、定價格做售後”微商三部曲,將林場自産的黑木耳、蜂蜜、靈芝等産品在自己的微店和網店裏賣得越來越好。
像張銀麗一樣的電商班同期學員們,90%都開設了網店和微店。南湖頭經營所的“老于松香豬”、湖南林場潘忠波的精選牛肉、湖北經營所龍家院的湖鮮水餃等等,都通過網絡賣到了外地,賺到了互聯網時代的“第一桶金”。
據統計,近五年,東京城林區工會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9次,培訓職工1800多人次,受培訓人員創業就業率高達74%。(孫大海 沈金博 記者 馬一梅 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