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湯原:“升學茶話會”代替了“學子宴”
近日,大學新生報到日益臨近,陸續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學生和家長們正在做著最後的準備。今年,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新建村的高考生們不負重望,繼去年9名考生考上大學後,今年有12名考生考上了大學。
新建村黨支部書記馬英介紹説,就在一個多月前,村裏為今年的新大學生舉行了一場名為“慶七一賀金榜題名”的茶話會,茶話會上搬上桌的是瓜子、糖、村裏産的香瓜、西瓜,看的是村民們自編的小品和縣文化館送來的歡快舞蹈,聊的內容從黨的十九大精神到省情、當地物産以及進入大學以後的生活。考生佩戴大紅花接受全村人的祝福,馬英還自掏腰包給考生們發紅包鼓勵。這樣別開生面的茶話會,讓農民們喜上眉梢,原來學子宴還可以這樣辦,既省錢又省事。馬英説,去年新建村就積極響應號召在全縣開展移風易俗活動中提倡新事新辦,為9名大學生舉辦了“金榜題名,除陋習,樹新風”茶話會。
升學茶話會辦的場面大,既給學生、家長們增添光彩,又避免了鋪張浪費。大家圍桌而坐,相互祝賀,相互道喜,村民們都真心地感到村裏的風氣越來越好了。考生家長初艷艷,是今年升學茶話會式學子宴的受益者,她她説:“過去村裏有孩子考上了大學,家長要殺豬宰雞辦學子宴,前後要吃上兩天四頓,破費數萬元都不稀奇。大家明知道鋪張浪費,可是礙于面子,還是要咬牙把學子宴辦得風風光光,導致奢侈攀比之風盛行。”
“新建村共有977戶、2378口人,是湯原地區最大的行政村之一,戶數多,事情雜,多年來,全村每到這個時候都會擺上幾天的流水席,老百姓吃完這家吃那家,禮份子一份接一份的隨。”村婦聯主席劉玉紅説,自移風易俗工作開展以來,新建村在精準扶貧入戶工作中,將移風易俗、精準扶貧政策等宣傳到村民中,將引導貧困戶移風易俗作為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鼓勵貧困戶儉辦、新辦婚喪嫁娶等事宜,減輕其人情負擔、經濟負擔,加快貧困戶脫貧步伐。
湯原縣文明辦副主任呂本升介紹,湯原縣將移風易俗作為今年工作重點,印發了《關於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工作的意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黨員幹部要帶頭落實;通過改造灶房,為群眾提供了紅白事宴的場地,降低宴請成本;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簡化程式和控制天數;發揮村規民約的“小規章”作用,對婚喪喜事的宴請人數和桌數、違約處理方式等都做出了明確要求,使村規民約“小規章”成為群眾辦理婚喪嫁娶事宜的“硬杠杠”,也成為考核鄉村幹部工作的“硬指標”,切實減輕了村民的“人情”負擔。
湯原縣委書記付慧華説,移風易俗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湯原縣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減輕農民群眾經濟負擔。目前,全縣137個行政村“一約四會”村民自治組織全覆蓋,並切實發揮作用,初步形成全縣倡導、鄉鎮謀劃、村屯落實、村民主動參與的工作格局。今年2月份,永發鄉紅泉村一戶村民積極響應喜事新辦的號召,舉辦一場傳統色彩濃厚的“復古”式婚禮,中紀委監察部網站以“喜事新辦移風易俗”為題,報道了這場婚禮。(記者 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