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務落實不細,工作作風不實、“跑粗”,以後有了專治這些老毛病的“電子眼”——通過學習研討深圳羅湖區三級督查體系,哈經開區、平房區創新構建的“五全”大督查新格局日前正式啟動,通過深化督查督辦改革,確保中央、省市和區委區政府的各項決策和重點工作高效率、高品質落實落靠。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哈經開區、平房區積極構建的‘全層級督查、全網格覆蓋、全責任閉環、全流程系統、全績效考核’大督查工作格局,是提高抓落實能力的一項具體改革任務,也是確保其他改革任務和重點工作有效落實的制度保障。”哈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平房區委書記劉興閣表示,要通過建立三級督查工作責任制,切實增強全區工作執行力,做好深哈合作改革創新試驗區,做實哈爾濱新區産業支撐區。
構建“全層級督查” 強化大督查組織保障
為讓各級領導幹部抓督辦形成制度化、規範化,將督辦結果運用形成閉環,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的職責邊界更加明確、形成合力,責任到人的追責體系更加清晰、完整,哈經開區、平房區經過半年試運行和多次修改完善,制定了三級督查改革方案。
該區建立的三級督查體系,從四個維度開展三級督查,一是從督辦手段的角度劃分為一級督辦、二級催辦、三級查辦;二是從業務責任的角度劃分為一級業務部門牽頭督辦、二級區委區政府督查室催辦督辦、三級紀委監委問責督辦;三是從戰線管理的角度劃分為一級委辦局承辦自督、二級區領導督查聯絡員輔助跟督、三級區領導一線督辦;四是從夯實責任的角度劃分為一級具體辦事人、二級委辦局辦公室督辦員、三級委辦局班子成員。
為確保三級督查體系發揮實效,該區成立了“區委區政府督查室”, 按照“統一督辦、突出研判、強化檢查、提高效率”原則,將區委辦、區政府辦督辦工作職能、人員納入區督查室(臨時機構)實行統一管理,按戰線劃分督查崗位、設置績效考評崗位,負責統籌協調全區督查工作和業務指導。
劃定“全網格覆蓋” 延伸大督查工作觸角
為明確責任消除盲區,哈經開區、平房區建立了上下貫通的督辦網格,
覆蓋55個單位和部門,組建了122人的專兼職督查工作隊伍。
該區延伸大督查工作觸角,不僅明確了由區督查室、區領導督查聯絡員及區委區政府議事協調機構、臨時機構、專項任務辦公室各自負責督查的具體事項,同時提出人大政協要負責助力督查,對已經決策、方向明確的事項在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執行力問題,由人大邀請相關單位責任人以及人大代表,召開專題詢問會當面詢問,跟蹤督辦整改。
形成“全責任閉環” 強化聯動匯聚督查合力
為加強督辦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流程化建設,該區出臺了《平房區政務督辦工作細則》《平房區政務督辦工作量化考核表》《明確由業務單位牽頭組織辦理市政府及市直部門列入督辦事項流程制度》等督辦制度,提出堅持日常量化考評、堅持月度排名張榜、堅持通報批評和表揚。
該區強化層級聯動,屬牽頭單位負有督查、督辦職責的工作,實行牽頭主辦、專責督辦、監察查辦聯動機制,進一步強化執行、督查和問責力度;強化橫向聯動,按工作職責需主辦單位、協辦單位共同完成的督查事項,主辦單位承擔主辦責任,協辦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強化內部聯動,建立督查工作責任人制度,固化分管負責同志、責任科室負責同志和經辦責任人三個責任,形成完整的責任鏈條,層層傳導壓力,實現責任閉環、一督到底,匯聚督查合力。對於區督查室兩次催辦仍落實不力的事項,由區紀委監委按程式進行問責。
運用“全流程系統” 升級平臺創新智慧督查
本著“以事件為中心,以時間為軸,全流程留痕,責任到人頭”的核心理念,該區開發升級了全流程督查新系統,依託政務雲中心,通過採集視頻、圖片、音頻等信息實時傳輸,開展遠程督查。
該智慧督查系統包含電腦PC端、手機微信平臺兩部分和督辦管理、議案辦理、服務管家提醒、大數據分析、考核計分統計5個模組功能。“目前全區正推行無紙化辦公,試行人人批件落責制,為全區督辦落實到人奠定基礎。”劉興閣説,新系統可實現區級領導、二級班子、全區所有工作人員對在辦事項全程動態可視、隨時隨地可批示,以增強工作任務推進時效性。
其中,服務管家提醒模組可通過手機短信、系統信息、紅綠燈等提醒方式,對3天內即將到期和已經超期的案件進行預警和警告,全方位提醒責任人及時進行工作接收、處理和彙報。
實行“全績效考核” 提升大督查品質效能
哈經開區、平房區堅持督查、考核一起抓,不斷優化完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和考評標準操作規程,將督查督辦工作納入全區績效考核指標,佔年度目標考核權重10%,與幹部的獎懲和選拔任用結合起來,進一步發揮督查結果的效能。
與此同時,該區強化政務督查與行政監察相結合。按照“一次督辦,二次問責”的要求,提出因同一事項被區督查室兩次催辦,或存在故意瞞報虛報、漏報不報等弄虛作假情況、情節嚴重的單位,由區紀委監委按程式進行問責,同步報區委區政府並責令相關單位作出書面檢查。(記者 梁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