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心鄉前進村,哈爾濱師範大學派駐前進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慕海軍説:“村裏有一戶蒙古族貧困戶陳忠義家,以前日子過得特別窘迫,現在通過勞動致富脫貧了,生活也更有精氣神了,家裏收拾得乾乾淨淨,還被評為十星級文明戶。”
走進陳忠義的家,只有他一個人在家忙著幹零活。陳忠義身材瘦削,還患有肢體殘疾,但聊起話來,陳忠義語氣平和,身上還透著一股樸實勁兒。
陳忠義介紹,他今年54歲,患有脊柱彎曲壓迫症,手還有殘疾,幹不了重活,妻子患有癲癇病。家裏有兩個孩子,小女兒剛剛10歲,正在上學。因為家裏土地少,勞動能力又不行,一直經濟狀況不太好。“前年,房子還塌了,沒房子住了,是村裏給我租的房。”陳忠義訴説著家庭窘境。2016年,他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去年依靠扶貧政策,陳忠義家新建了房屋,住上了安全房。“住上新房高興,我每天把小院收拾一遍,過日子得有利索樣兒。”雖然家裏小園不大,陳忠義充分利用起來,墊土扣上大棚,培育茄子、地瓜等秧苗出售。他還自己孵化40隻本地雞進行養殖,又養殖了50隻大鵝。“鵝雛都是幫扶人給我送來的,我每天都出去放鵝,一天放兩遍,它們長得特別好。”陳忠義説,家裏孩子上學,還享受了借宿生補助,還有春蕾行動資助,教育扶貧讓他不再為孩子上學犯愁了。
慕海軍表示,陳忠義家還享受産業扶貧政策,他被納入一心鄉烏力吉圖牧企産業扶貧項目和富民生豬産業扶貧項目,年增加收入1408元。陳忠義説,家裏土地流轉了,有了一些收入,妻子林玉華找到了一份在廠子裏打工的工作,每個月都有工資,家裏日子好多了,妻子的病情也有所好轉。
陳忠義表示,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心裏輕鬆多了:“我要把日子過好,不能伸手要,要來的日子沒有意義。當了村裏的文明戶,就要有文明戶的樣子。”(記者 董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