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工匠的發明夢
伊春日報  2018-08-30 14:27:55

  年過花甲的張玉海,在南岔區家喻戶曉,他發明的接菌機銷往全國各地乃至國外。2016年6月,因為搞發明,他做客央視10台科教頻道《我愛發明》節目。張玉海從小喜歡聽收音機,家裏條件不好買不起收音機,他萌生自己組裝收音機的想法,買來的書,因文化程度低看不懂,他偷偷拿姐姐的物理教科書自學,逐步掌握電力學、重力學等一些物理知識。1970年,張玉海被安排到水解水電車間工作,他虛心學習,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1975年,張玉海轉正到南岔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責任公司做了電工。工作後,他訂了《無線電》《電子世界》等刊物,利用業餘時間不斷發明創造。1985年,他陸續組裝了落地式收音機和雙卡錄音機,當時市面買不到,親朋好友都求他給組裝,他忙的不亦樂乎。1980年,張玉海發明瞭米機糧食自動控制、輸送帶自動控制、模擬顯示屏等,一個人坐在顯示屏前就能控制,上下傳話,可以用麥克風,哪個風機轉不轉,傳送帶走不走,糧食在糧倉的哪個位置,糧食溫度多高,顯示屏上一目了然。以前,烘乾塔經常著火,有了顯示屏裝置後,烘乾車間再也沒有發生過火災,設備電機也不再燒壞。

  這一系列的發明使勞動力得到了解放,節省了鉅額開資。1985年,南岔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責任公司發生了保險櫃被盜事件。第二年,張玉海在感應報警器的基礎上,發明瞭斷線報警器,能更進一步防盜。那時,伊春市內的其他單位也經常發生保險櫃失竊事件,為了從根源上杜絕保險櫃失竊,公安局經保科張科長找到愛搞尖端發明的張玉海,期待他發明出真正安全防盜的保險櫃。1987年,張玉海發明瞭“多功能防盜報警器”。該報警器可用於門窗、倉庫門、保險櫃。凡用了張玉海的保險櫃,再也沒發生失竊事件。1992年,張玉海所在的單位成立了悅達機械廠,他被任命為技術廠長,後擔任廠長,該廠生産卷櫃和各種機械設備,以及他發明的防盜門、保險櫃、手感密碼鎖等。2001年,南岔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責任公司把悅達機械廠賣給了張玉海。後來,由於地方小、知名度低、欠賬多,2007年,張玉海的廠和伊春技師學院合併了。合併後,張玉海為黑龍江省林寶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發明瞭壓榨機,藥渣子經過壓榨後出藥多,降低了藥的成本,實惠了老百姓。張玉海發明的全自動烤漆爐,設備或産品噴漆的溫度、時間自動完成,節省了人員。他還發明瞭藍莓鋤草機和無輻射恒溫保健床墊。2012年,已經退休的張玉海,依舊在伊春技師學院搞科研。2012年,食用菌生産基本上機械化了,有裝袋機、窩口機、割帶機等,唯獨沒有接菌機,接菌工作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很多人研究接菌機都沒有成功。一些菌農找到張玉海,希望他能發明接菌機。勇於挑戰的張玉海經過反復研究,他發明瞭自動接菌機。但是,這台機器接菌口易堵塞,接菌深度不達標,不能使用。他開始改進研發二代機器,這次改進讓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的大母手指不小心被機器割掉了,一個多月後,他研發出二代接菌機,刀盤由過去的四個刀片,改為一片,提高了接菌速度,但是,接菌深度還是不達標,接菌口頻繁堵塞。接二連三的失敗沒有擊倒張玉海,2013年3月,他成立了南岔區北方食用菌機械設備廠。

  憑藉聰明的才智,歷經半年時間和無數次的失敗,張玉海成功研製出第三代接菌機。他增加遠紅外殺菌燈,殺菌效果更好了,合理利用了盤裏的空間,更加方便省力,速度品質都有了保障。高效固體菌種接菌機,代替了人工接菌,緩解了工人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解決了過量使用藥物滅菌對工人身體産生的不良影響,倍受菌農稱讚。2013年,張玉海的接菌機開始正式生産,産品銷往黑龍江、山東、浙江、安徽、廣州、貴州等地,還遠銷到海外的馬來西亞。張玉海的發明涉及工業、農業、金融、交通安全等多個領域。1992年,張玉海參加了中國第一屆專利産品博覽會,榮獲優秀獎;1995年,他參加了首屆中國青年發明新技術新産品博覽會,榮獲銀獎。伊春市人民政府多次為張玉海頒發了科學技術進步獎證書;黑龍江省糧食系統多次為他頒發了榮譽證書;他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和先進個人;因為發明張玉海還走上了中央電視臺和南岔銀屏。(王秀艷 記者 賈春華 宋動)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