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加快建設
黑龍江日報  2018-09-03 08:54:35

  原標題:“油頭化尾”産業勁增百萬噸“口糧”

  車來車往,塔吊林立,管線縱橫,一個個氣勢非凡的龐然大物頂天立地……經過幾個月的緊張建設,大慶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建設現場,一套套現代化煉化裝置初露“真容”,展現出蓬勃朝氣。

  據了解,截至目前該項目MTBE裝置管廊和框架鋼結構、靜設備、動設備、工藝管線安裝分別完成100%、99%、100%和100%,電氣48面低壓盤、儀錶接線箱安裝就位;烷基化裝置管廊和框架鋼結構、靜設備、壓縮機、動設備安裝分別完成100%、99%、80%和100%;聯合裝置19面控制櫃子已安裝完,制酸裝置土建框架及設備基礎已完工。大慶石化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劉躍明説:“我們每天都匯總項目實際進度並對比計劃進度,及時解決各裝置設計、採購、施工存在的問題,力保項目如期建成。”

  描繪“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畫卷

  7月7日,隨著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工程正式啟動實施,龍江石油人期盼了多年的“大煉油”揚帆再啟航,黑龍江省“油頭化尾”項目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性進展。這是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中石油集團、大慶地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油頭化尾”重要指示精神,不負重托、鏗鏘前行取得的標誌性成果,刻寫了龍江和大慶振興發展的新高度。

  今年3月,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列入國家《石化産業規劃佈局方案》,後經黑龍江省發改委核準、中石油批復可研、黑龍江省環保廳批復環評、中石油批復基礎設計。項目概算總投資44.47億元,主要包括新建9萬噸/年MTBE、22萬噸/年烷基化、120萬噸/年連續重整、200萬噸/年催化裂化、60萬噸/年氣體分餾、50萬噸/年汽油脫硫、兩套2萬噸/年硫磺回收等9套裝置,改造350萬噸/年常減壓、120萬噸/年加氫裂化、120萬噸/年汽柴油加氫精製3套裝置。其中,MTBE和烷基化裝置計劃8月建成、10月投産,加氫裂化改造將與今年裝置大檢修同步完成,重整裝置計劃2019年建成投産,催化裂化、汽油脫硫等裝置計劃2020年8月底建成中交、10月底投入運行。預計年可新增銷售收入159億元、稅收30億元。

  瞄準“優質、安全、綠色、陽光、效益”目標,該項目建成後,大慶石化將真正形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的生産規模,同時每年可提供18萬噸丙烯、26萬噸液態烴、22萬噸甲苯、28萬噸二甲苯等基礎化工原料,可為大慶乃至黑龍江省發展“化尾”産業勁增上百萬噸“口糧”。並進一步擴大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ABS和順丁橡膠的産能優勢,助力做大地方石化産業鏈,提高黑龍江省煉化産業發展水準,對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優化煉油産品結構、推進持續穩健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對加快構築“油頭化尾”産業格局、落實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促進大慶資源型城市轉型等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靶向補足“油頭化尾”先天短板

  在龍江經濟版圖中,以大慶為中心的石油、化工産業集群,地位舉足輕重。2017年,黑龍江省石化産業主營業務收入1700多億元。近年來,隨著石油産量逐年下降,採油業下游産業“化尾”的作用日益凸顯。目前,大慶石化、煉化、中藍等央企總體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1930萬噸,但受上級“物料平衡”約束,近年大慶原油加工量一直處於1200萬噸左右。大慶石化乙烯年産能120萬噸,受制于上游煉油與下游精深加工銜接不暢,近5年來實際産量只有産能的近81%,處於“吃不飽”狀態。煉化一體化發展深度不夠,成為黑龍江省“油頭化尾”産業發展的短板。

  找準短板,靶向補足。黑龍江省委提出,舉全省之力加快建設國家級石化産業基地,使石化産業真正成為龍江振興發展的重要支柱、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支撐。為此,黑龍江省編制了“油頭化尾”實施方案,與中石油集團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補充協議》,成立推進“油頭化尾”專班,與中石油合力聯動。

  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躍身上馬,大慶石化原油加工能力由每年650萬噸提高至1000萬噸,讓黑龍江省“油頭化尾”發動機強悍轟鳴,成為建設國家級石化産業基地的中堅力量。汽油品質將達到國Ⅵb階段品質標準,柴汽比將降至0.74。此外,大慶乃至黑龍江省“化尾”企業採購這些原料的成本比起從山東等中部省份採購,每噸至少可節省運費600元至800元。這為黑龍江省做強“化尾”、拉長石化産業鏈條提供了量足、價優的化工原料保障。

  勁擺“化尾”挺起龍江“新脊梁”

  百萬噸優勢原料為“油頭化尾”奉上“助推劑”,在“化尾”的強勁擺動中,龍江經濟挺起“新脊梁”。

  按照《大慶“油頭化尾”産業實施方案》,大慶市對承接百萬噸基礎化工原料的産業路徑進行超前謀劃,力求接得住、吃得下、消化好。4條重點産業鏈、3個百萬噸“化尾”産業基地、26個節點項目應勢而生。

  圍繞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冰雪産品、現代農業等産業方向,確定乙烯、丙烯、碳四、芳烴4條重點産業鏈。乙烯産業鏈重點發展乙烯共聚單體、EVA及精細化學品,丙烯産業鏈重點發展以丙烯酸、丙烯晴和環氧丙烷為原料的下游産業鏈,芳烴産業鏈重點發展以PX、苯酚丙酮為龍頭的下游高端聚酯彈性體、纖維和聚碳酸酯,碳四産業鏈重點發展以異丁烯為龍頭的橡膠、MMA及高檔潤滑油添加劑。重點打造3個百萬噸“化尾”産業基地。百萬噸化工新材料基地重點發展新型顯示材料、碳纖維、新型建築功能材料、醫藥衛生防護材料,百萬噸精細化學品基地重點發展鑽井、採油、油田化學品、集輸用化學劑、橡塑增塑劑,百萬噸橡塑基地重點發展汽車化學品、農用化學品、管材和食品級包裝材料。已謀劃成熟的26個節點項目計劃總投資417億元,全部建成投産,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500億元、稅收100億元,吸納就業4300人。

  今年上半年,12個“油頭化尾”項目搶先開工。兩個“油頭”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除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外,聯誼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項目廠區基礎工程已基本完工,明年下半年建成投産後,年可提供10余種基礎化工原料17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93億元、稅收21億元。10個“化尾”項目快馬加鞭。其中,昊慶50萬噸硫酸鉀項目總投資10億元,明年投産後年可實現産值15億元、利稅1.2億元;華科20萬噸C5、C9綜合利用項目正在安裝設備,將於明年建成投産。下半年,確保北京宣力丙烯晴、大連海潤混合二甲苯異構、哈爾濱大莊園丙烯下游加工等5個項目開工。此外,20萬噸壬醇、20萬噸樹脂和20萬噸聚碳酸酯等項目,也在積極洽談中。(記者 李飛)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