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傳統商貿搭上電商快車 走出"融合發展"新模式
大慶網  2018-09-04 15:52:51

  近年來,大慶市主動順應互聯網發展潮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不斷探索互聯網與傳統産業融合發展新模式。上半年,大商、蘇寧、大潤發、慶客隆等傳統商貿企業線上交易額32.1億元,佔上半年網絡交易額的57.2%。

  傳統商貿企業搭上電商快車

  在全大慶市各地、各領域,“互聯網+”多點“開花”,釋放著巨大的能量。打開淘寶、天貓等電子商務平臺,鍵入“大慶特産”,大慶奶粉、家牌酸菜、老街基雜糧、徐老二大瓜子……大慶市各式各樣的産品映入眼簾,其中很多商家都有著單個産品高達幾百筆的月成交量。

  雖然大慶市較“互聯網+”發展相對領先的城市較晚,但在大慶市的高度重視下,大慶市互聯網經濟正雨後春筍般地發展。上半年,大慶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56.14億元,同比增長10.8%。大商、蘇寧、大潤發、慶客隆等傳統商貿企業線上交易額32.1億元,佔上半年網絡交易額的57.2%。其中大商天狗網交易額31億元,蘇寧電器3005.1萬元,大潤發7263.5萬元,慶客隆淘鮮達791.3萬元。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必將對助推大慶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市場與社會活力産生積極作用。

  傳統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電商平臺優勢很多,平臺的大流量、商品的無限延展、充沛的現金流等。但是行業痛點也很多,對上游供應商和入駐商戶的品質難管控、下游客戶的服務體驗差。

  而傳統商貿的優勢是地段優越、顧客體驗性強、現金流豐富、熟悉本地顧客和市場。行業痛點是隨著電商的發展,客流減少、主要供應商另起爐灶電商化、租金和人工成本高企、庫存週轉走低。從市場變化來看,除顧客體驗性強和熟悉本地顧客市場外,其餘優勢逐步削弱甚至成為負擔。而面臨的行業痛點將痛入骨髓危及生存。

  大慶市的傳統商貿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大慶雨潤文化傳媒市場行銷總監柳真真説,僅就市場規律來講,電商必將進一步蠶食傳統商貿的生存空間,傳統企業融合發展是出路。一方面增加線上流量,豐富線上産品業態,另一方面增強線下消費體驗。(記者 楊濱寧)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