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龍江省首例雙肺移植患者康復出院
生活報  2018-09-05 14:23:22

  原標題:我省首例雙肺移植患者康復出院願身故後捐獻器官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64E4B193FA69EC5C7A19D869CCED378

  9月4日,經過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醫護人員47天的精心照護,我省首例雙肺移植患者李女士先後闖過了出血、感染、急性排異等幾大難關後,身體狀況和各項生命指標平穩,順利出院。作為器官捐獻受益者,出院當天,李女士夫妻以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胸外科的醫護人員共同在器官捐獻倡議書上鄭重簽下名字,將大愛傳遞下去。

  連闖多個生死關口終能自由呼吸

  7月19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胸外科、麻醉科、呼吸內科、重症醫學等十多個科室,百餘位醫務人員通力協作,經歷了5個小時的緊張手術,為李女士成功完成了我省首例雙肺移植手術。儘管術後出血、感染、排斥反應、氣道梗阻等並發癥猶如一道道“鬼門關”接踵而至,但在醫護人員47個日夜堅守,精心治療下,李女士一次次轉危為安,各項生命指標逐步平穩。

  9月4日是李女士出院的日子,她特意穿上了一件顏色鮮艷的新衣服,慶祝自己的重生。李女士微笑地説:“以前我喘口氣都難,走路十分吃力,手術後終於能自由呼吸了。我現在感覺非常好,生活都能自理。”

  爭做生存時間最長的肺移植患者

  據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胸外科主任張臨友教授介紹,目前李女士排斥反應平穩,基本生命指標都正常,精神狀態良好,術後切口癒合情況良好,肺部沒有感染,沒有出現胸腔積液和氣胸的情況,飲食正常,能夠正常活動,已經達標可以出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內科二病房主任陳宏説,李女士出院後並不意味今後就可以一勞永逸、高枕無憂。她首先要戒煙;其次要遠離生物燃料,如燒麥秸、稻草等;保持營養狀態;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按時復查,檢測藥物濃度。此外,還要繼續做肺臟的康復治療,同時避免繼發感染。陳宏主任表示,今後呼吸內科和胸外科將聯合對李女士進行術後隨訪,爭取及時發現問題,儘早解決問題,使她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李女士也激動地説:“我要好好保護我的肺,努力挑戰生存時間最長的肺移植患者。”

  身故後要捐器官將大愛傳遞下去

  李女士坦言,她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看到兒子順利考上研究生,自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其實早在手術前,李女士就囑咐家裏人,如果自己手術失敗了,就把有用的器官都捐出去。在經歷了生死考驗重獲新生後,李女士一家對肺源的捐獻者和醫務人員從心底裏産生了深深的敬意。臨出院前,李女士和家人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在身故後捐獻出自己的器官。9月4日上午,李女士夫妻和胸外科的醫護人員鄭重簽下了器官捐獻倡議書,將這份大愛傳遞下去。

  據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焦軍東介紹,器官捐獻是器官功能衰竭、急需器官移植患者延續生命的唯一希望。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0萬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能開展1.6萬例左右。張臨友主任説,目前,在該院還有7位等待進行肺移植的患者。(記者 霍營)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