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讓文化扶貧成果浸潤民心
伊春日報  2018-09-07 16:32:57

  近日,黑龍江省伊春市南岔區“扶志氣扶智慧”文化下鄉小分隊走進晨明鎮,精彩紛呈的節目吸引了眾多百姓駐足觀看。據了解,該小分隊通過送科技、送文藝、送電影、送圖書等下鄉方式,把黨的扶貧政策宣傳出去,用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講述扶貧脫貧故事,宣傳黨的惠農、扶農、富農政策,讓文化扶貧成為精準扶貧的加速器,促進了“崇尚勞動、脫貧光榮”社會氛圍的形成。  

  增強扶貧文化自信,群眾“富起來”該區始終把貧困群眾作為文化傳播的主體,將“文化下鄉小分隊”作為傳播脫貧思想的信鴿,放飛到每一位貧困群眾的身邊,就地取材,將身邊的脫貧致富好故事和相關脫貧政策製作成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先以潤物無聲的形式讓群眾在歡聲笑語中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幫助貧困群眾解放思想,並積極引導其總結脫貧經驗,再因戶制宜,彌補短板,讓“不等不靠,積極脫貧”的思想在貧困群眾心中生根發芽,從而形成與經濟扶貧的良性互動。  

  提高文化下鄉品質,大家“學起來”“貧困群眾住在哪,我們就走到哪,貧困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送去什麼”,一位小分隊負責人這樣説道。為提高文化下鄉品質,該區因村因戶制定了送科技、送圖書的詳單,“場場電影有大片”“臺臺演出都精彩”,也已成為文化小分隊工作所到之處的常景。截至目前,南岔區“扶志氣扶智慧”文化下鄉小分隊共開展了5場科技下鄉知識講座,為27個村的105個貧困戶送去的各類技術指導圖書,巡迴播放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和先進人物紀錄片5場,惠及人口達萬餘人,貧困群眾看到“接地氣”的文藝節目和“有人氣”的脫貧致富典型,“精氣神”得到了很大地提升。  

  築牢文化安全防線,全員“動起來”。除充當由輸血變造血的推進器之外,作為脫貧“突擊軍”的文化扶貧也是築牢貧困村文化安全防線,抵禦低俗迷信文化甚至邪教侵襲的有效方式。“讓貧困群眾腰桿硬起來,從低迷思想中解放出來”是此次小分隊文化下鄉的重要任務,該分隊以宣傳黨的扶貧政策為內容,以抵制迷信、破除陋習、倡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為目標,用快板、講座、電影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結合群眾的生活環境和身邊故事,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提高貧困群眾的扶貧政策、相關法律的知曉率,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佔領貧困村的文化陣地,改變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的陳舊思想,堅定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和決心。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