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星水稻“綏粳18”再獲豐收
黑龍江日報  2018-09-20 14:41:04

  金秋九月,如約而至的豐收季將豐收的喜悅遍撒龍江。9月19日上午,中國最大的香粳稻品種“綏粳18”的發祥地——綏化市北林區舉行大面積實收測産活動。

  上午8時,整裝待發的水稻收割機在眾位來賓的注視下開機啟動,徐徐開進測産地點位於北林區秦家鎮的綏化盛昌種子繁育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按照GPS定位劃出的田壟開始收割,不到半小時,3個點共計4畝水稻就采收完畢,現場脫粒稱重。

  “我宣佈:‘綏粳18’秦家鎮大面積實收測産結果為9012.8公斤,折合畝産600.8公斤。”測産委員會主任、黑龍江省農科院佳木斯水稻所黨委書記,國家水稻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潘國君的話音未落,現場就掌聲雷動。黑龍江省農科院總農藝師閆文義告訴記者,由於秋季多雨寡照,今年水稻生産受到了一定影響,目前看水稻年景屬於平年偏豐,作為二、三積溫帶的主栽品種,“綏粳18”能有如此産量足以説明其高産性和抗逆性的優異。

  據介紹,由黑龍江省農科院綏化分院培育的“綏粳18”集高産、優質、多抗、香粳型于一身,是近年來國內少有的響噹噹的明星稻種,不但填補了黑龍江省二、三積溫帶長粒香粳稻品種的空白,還創下了黑龍江省單品種轉化金額最大、推廣速度最快、種植面積最大三項科技成果推廣記錄——“綏粳18”2014年審定,當年推廣153萬畝,短短四年時間種植面積突破1000萬畝,成為第二、三積溫帶主栽品種,佔全省水稻種植的面積16.7%。2015年~2017年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累計推廣2109.14萬畝;累計增收稻穀11.41億公斤,新增社會效益38.8億元,成為全國香粳稻第一大品種。“綏粳18”自審定後即實現成果轉化,轉化金額1100萬元,創黑龍江省單品種技術成果轉讓金額最大記錄。(王紅蕾 記者 張桂英)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