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春市委書記高環:伊春就是最美的地球
人民網  2018-09-21 10:56:03

伊春市委書記高環:伊春就是最美的地球

  伊春市委書記高環接受網絡媒體龍江行採訪組專訪。

  林都伊春,一座讓人“醉氧”的森林城市。當前,伊春正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化作生動的實踐,綠色化轉型發展步伐蹄疾步穩。

  9月19日,由黑龍江省委網信辦主辦的“新時代新龍江新作為——網絡媒體龍江行”主題報道團一行走進伊春,在負氧離子極高的大森林中專訪了伊春市委書記高環。

  從“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伊春是我國開發最早的重點國有林區,也是中國最大的森林城市。中國最早的林業生産基本上是從伊春開始的,我國第一個林業局、第一張人造板都誕生於此。高環説,伊春開發建設了60年,源源不斷地為國家輸送建設用材,“如果把砍倒的樹一根一根地連起來,可以從地球到月球繞7圈半。”

  “伊春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高環説,伊春為國家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第一個階段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是“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或者是“毀壞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的階段。

  而第二個階段,是“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高環介紹,八十年代末期,伊春曾經陷入了經濟危機和資源危困,直到第三個階段國家開啟了天保工程,尤其是二期天保工程以來,伊春開啟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階段。

  高環説,回溯伊春的歷史,這裡既經歷了“因林而生”的壯美,“因林而興”的輝煌,也經歷了“因林而衰”的困苦,並正經歷著“因林而轉”的實踐。從2011年開始,伴隨著《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的實施,伊春主動“壯士斷腕”,率先在全國重點國有林區停止主伐,標誌著林區三次創業全面開啟。2013年,全面停止了商業性採伐,林區人承受著GDP負增長的巨大壓力和停伐帶來的巨大陣痛,保護著祖國的這片祖母綠,也倒逼城市艱辛轉型。

  怎麼轉?伊春在構建綠色生態産業體系上下功夫。圍繞打造“兩座金山銀山”,緊扣國家生態功能區定位,在共抓大保護的前提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揚綠水青山之長、借冰天雪地之勢,促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綠色生態産業體系初步構建,生態優勢正向經濟優勢、發展強勢轉化。

  林都伊春 盡享“中國好空氣”

  金秋時節,走進伊春,處處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饋贈。森林覆被率84.4%讓不少初到伊春的人“醉氧”。而在高環看來,伊春更是“浪漫森林城,天然大氧吧”。

  綠色是伊春的底色,生態是這座城市發展的“根”和“魂”。“伊春是可以把空氣打包,作為禮物送給朋友的城市。”高環説,也正因為如此,保護伊春的生態,顯得尤為重要。“再好的項目,只要對資源有破壞、有污染,我們就堅決不上,堅決不犯項目‘饑渴症’。”伊春將生態當做城市未來發展的根和魂,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生態。

  為此,伊春實施生態優先戰略,努力做到一産做大抓特色,把伊春打造成綠色物産的集聚區;二産做優抓提升,真正的提檔升級老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把伊春打造成為森林食品之都;三産做活抓拓展,推進全域旅遊,把伊春打造成為森林生態的旅遊名城,避暑養生的聖地和科普、研修的首選地,使得第三産業真正成為伊春轉型發展的朝陽産業。同時,努力促進一二三産的融合發展,打造山水田園綜合體,依託山莊經濟、小鎮經濟建立新的經濟載體、新的旅游去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把伊春建設成為“詩意棲居理想地”、康體養生的首選地。

  好山好水好空氣也賦予了伊春森林食品獨特品質,百年紅松籽、天然樺樹汁、寒地野藍莓、有機黑木耳、時令山野菜、高鍶礦泉水、寶宇森林豬、黑蜂椴蜜汁、伊林飛嶺雞、道地雙五味等“十大特色物産”,以其天然、有機、健康、高品質著稱;沉香玉石紅瑪瑙、黃芪靈芝鹿茸角,林蛙松鼠啄木鳥,寶中之寶空氣好更是伊春之寶。

  “這都是大自然恩賜給伊春的財富,也是未來伊春轉型發展的産業基礎。”高環説,源於保護生態的努力,伊春變化越來越大。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優良天數均在345天以上、綜合指數持續位居全省前列。

  漫步青山綠水間,呼吸“中國好空氣”。高環説,如今,人們走進伊春,就進入了美麗大公園、和諧大家園、康養大樂園。總結為一句話就是:伊春就是最美的地球!

  改革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

  “伊春正處於重大的改革階段,最大的硬骨頭也是改革。”土生土長的伊春人高環見證了伊春的變化,如今她最關心的也是通過改革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好。“我們要以‘讓伊春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為統領,統籌推進伊春‘大轉型、大改革’”。

  當前,伊春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面臨著機構體制的調整和改革,同時也面臨著改變現有國有林區管理體制的改革。為此,伊春“分步實施、統籌設計”,10月20日即將組建“伊春森工集團”,實現企業分立、事業分離。

  與其他地市不同的改革還包括行政區劃的改革。將按照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特點來謀劃區域,在整個生態功能區當中設立幾個生態縣作為生態功能區的核心區,實施嚴格意義上的生態保護。“我們把它作為實驗區、體驗區,合理的進行開發利用,來發展林下經濟,這樣可以保證伊春經濟發展。”高環説,保證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不讓任何一名幹部下崗,也不讓任何一名過去的林業産業工人沒有飯吃,決不能因為改革讓過去對國家有貢獻的勞動者沒有生活保障。

  “改革才能讓林區早日煥發青春活力。”高環説,要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通過體制的破解和行政區劃的調節,精兵簡政、強體瘦身。這樣,自然生態的生産力、資源要素的生産力才能迸射出來。(張丹 楊海全 蘇靖剛)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