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粒米、一個産業、一場盛會 -----透視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上的豐收味道
新華網  2018-10-12 17:32:15

一粒米、一個産業、一場盛會 -----透視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上的豐收味道

  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開幕式。新華網才萌 攝

  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于11日在哈爾濱落幕,這屆以“稻米飄香世界”為主題的展會,邀請到國內外專家學者近千人蒞臨現場,共同品鑒上百種國內外大米,並通過“論、品、展、談、獎、觀”相結合的方式,搭建了一個稻米産業交流合作平臺,打造了一場大米行業的盛會。一粒大米背後,展現給世人的是一幅豐收圖、一個行業沉甸甸的分量和世界各國關心糧食的人們攜手共贏。

一粒米、一個産業、一場盛會 -----透視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上的豐收味道

  位於精品大米區的展臺。新華網才萌 攝

  一粒米:世界各地大多數人的主糧

  11日,走進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A廳,遠遠就看到了活潑歡快的大米節吉祥物-米娃在招手,不遠處一艘象徵揚帆遠航的慶安大米船靜靜佇立,不時有觀展者跟米船合影留念。往展館深處走,只見位於精品大米區的五常大米展臺被圍得水泄不通,在濃郁的稻香中市民一邊爭相品嘗新米烹制的米飯,一邊在熱切地詢問價格。

一粒米、一個産業、一場盛會 -----透視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上的豐收味道

  優質大米互動品鑒是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新華網才萌 攝

  最受關注的當屬國際展區的大米了,日本越光、泰國香米、韓國大米都吸引人們紛紛駐足,國人品嘗異國名優大米的同時,更多地關心各國大米的品質差異和價格高低。哈爾濱市民王阿姨説,國外的大米和製品種類很多,有米粉、米餅等,味道都不錯,價格跟國內的好大米差不多。

  一顆小小米粒的地位如何呢?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副主任凱琳·裏格若説:“水稻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是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的戰略作物,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非常高興地看到,黑龍江省在農業方面表現優異,是中國主要的産糧大區,成功經驗可以全球共享,幫助更多的國家和人們實現糧食安全。”

一粒米、一個産業、一場盛會 -----透視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上的豐收味道

  展會現場。新華網才萌 攝

  一個産業:稻花香裏説豐年

  金秋十月,正值東北稻穀豐收時節,金燦燦的稻穗謙恭地彎下腰,千里沃野一片金黃,處處有稻香。五常市金福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喬文志告高興地説,今年五常的稻花香再次迎來大豐收,品嘗新米的時候到了。

  據了解,以五常市金福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在政府和農業部門的扶持下,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含種子繁育-水稻種植-大米及大米製品加工-倉儲-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産業鏈,建成了品質可追溯體系,並採用歐盟標準進行生産,帶活了合作社經濟,帶動了農民增收,也拉動了地方經濟增長。

一粒米、一個産業、一場盛會 -----透視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上的豐收味道

  五常大米品牌。新華網才萌 攝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展會期間舉辦的國際稻米論壇上説,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今年9月23日被定為我國首個農民豐收節,這是屬於億萬農民自己的節日,在這一天全國各地都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慶豐收活動,農民的參與熱情很高,除了3000萬人參加一個主會場、六個分會場的活動外,各地還開展了5000多場豐富多彩的活動。

一粒米、一個産業、一場盛會 -----透視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上的豐收味道

  日本新澙越光、黑龍江省五常市五優稻4號榮獲大米品鑒評比金獎。新華網才萌 攝

  一場盛會:合作共贏理念深入人心

  這場盛會不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名優大米參展參選,還引起美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稻米專家的注意,他們不但受邀在大米産業論壇上做主旨發言,還參加了世界各地名優大米的品評品鑒活動,並以他們挑剔的專業眼光和精準的味覺投上莊嚴的選票。

  參與大米品鑒評比的日本稻米專家大坪研一説:“我們花了一天的時間,對樣品進行4次的品鑒品評,採用非常嚴格、科學的標準,確保品評活動的公平公正,品評委員會最終選出兩個金獎、三個銀獎和五名銅獎。其中日本新澙越光、黑龍江省五常市五優稻4號榮獲金獎。”

一粒米、一個産業、一場盛會 -----透視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上的豐收味道

  世界最大穀物二維碼吉尼斯世界紀錄。新華網才萌 攝

  前來展會見證黑龍江省東禾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成功挑戰世界最大穀物二維碼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全球商務副總裁費為民説,他已在中國定居十年,親眼看到中國農業巨大的發展變化,近些年在農業方面的吉尼斯認證呈上升趨勢,讓他看到了這個國家蓬勃發展的勢頭。

  黑龍江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在大米節開幕式上説,我們因稻相聚,以米結緣,真誠希望海內外朋友關注龍江蘊藏的巨大發展商機,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讓世界更多了解龍江大米,也讓龍江更多了解世界大米。(記者 顏秉光)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