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指出:“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深刻領會創新這一新發展理念的精神實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居於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標注了當今中國發展的方向和要求。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位居首位。創新,創新驅動,激發內生動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早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考察時就指出“萬峰磅薄,必有主峰。轉方式調結構,構建現代産業新體系,最終要靠創新引領。”在農墾建三江管理局,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指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增強農墾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在齊齊哈爾中車齊車集團,他勉勵,要乘勢而為、乘勢而上,加強自主創新,練好內功,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産品、新服務,永遠掌握主動,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的這些指示告訴我們,實現龍江的全面振興,必須切實增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塑造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自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考察黑龍江以來,黑龍江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省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傳統、突破傳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依託現實、推動變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圍繞抓落實、轉理念、塑環境做了大量工作,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氛圍初步形成。尤其是深入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一大批科技型企業註冊成立,新形成的主營業務收入、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都出現了明顯的提升。但是,黑龍江省科技成果産業化應用水準低、企業規模小、産業集中度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競爭力不強仍然是需要持續解決的問題。
創新發展首先要解決的是創新動力的培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堅持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積極扶持新興産業加快發展,儘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産業發展格局。”實體經濟的發展,要靠企業來實現。創新型企業是創新發展的基本主體,新技術是創新發展的核心內容,而新制度是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因此,我們要通過體制機制的變革,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基礎性關鍵性改革,建立新制度,培育新要素,形成新市場,發展新産業,壯大新主體。
創新能否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關鍵在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黑龍江省科教實力雄厚,有哈工大、哈工程、哈獸研、703研究所等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對於黑龍江省應用新技術、生産新産品、打造新産業、培育新業態,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只要把這些科技資源、科技潛能、科技優勢挖掘好、培育好、利用好,就能夠對黑龍江省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發揮巨大的作用。
創新歸根到底是人才創新,創新驅動歸根到底是人才驅動,人才是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著力發現、培養、集聚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從而創造更多原始創新、産生更多轉化成果、培養更多創新團隊,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事業。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推動實施人才強省戰略,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讓真正的人才有為有位。要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實施更加開放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更大力度引進急需緊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不僅是推動科技進步的智慧源泉,更是驅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只要我們全面深入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讓一切創新的源泉充分涌流,就一定能夠實現龍江經濟的高品質發展,實現龍江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