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龍江省樺川縣“愛心超市”打造扶貧新陣地
黑龍江日報  2018-10-22 08:51:25

  原標題:樺川“愛心超市”打造扶貧新陣地 

  10月12日一大早,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創業鄉豐年村的“愛心超市”前便排起了隊。又到了用勞動積分換商品的日子,村民黃乃林和其他掙到積分的貧困戶們手心裏攥著積分券,喜氣盈盈地張望著看中的兌換商品。

  遍佈樺川縣105個村的“愛心超市”商品種類與一般超市並無二致:油鹽醬醋、米麵糧油等日常生活用品應有盡有。不同的是,貧困戶來“愛心超市”領取物資不用付錢,只需要用自主勞動賺取的積分就可以免費兌換等值物品。這種由政府主導、社會各界捐贈款物、駐村扶貧工作隊負責管理的“愛心超市”,在樺川縣脫貧攻堅的工作中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給村果園剪枝20分,掃街道10分,種小園菜20分……”村裏的貧困戶、“愛心超市”管理員董寶生熟練地核算著黃乃林的積分。“一共95分!老黃,這個月你的積分又是全村第一!你要的大米領走吧。”“多勞多得,不等不靠,拔窮根就得自己幹出來!”黃乃林的話引來周圍貧困戶的一片贊同。

  在豐年村“愛心超市”的資助獎勵細則上,記者看到,“愛心超市”資助和獎勵對象每月評選一次,由駐村扶貧工作隊負責走訪、調查和推薦,定期開會集體討論,經公示7天無異議後確定併發放積分券。貧困群眾通過知曉幫扶獎、環境改善獎、自主創業獎、庭院增收獎、孝敬老人獎等獎項積累愛心積分。每月再憑積分在愛心超市兌換相應分值的物品。針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以及因突發事件造成生活困難的村民還可以享受到愛心超市的資助服務。“這種以獎代補,多勞多得的積分獎勵機制,引導貧困戶摒棄了‘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扶貧效用正由簡單‘輸血’向增強‘造血’功能轉變。”樺川縣創業鄉副鄉長閆勇這樣評價道。

  如今,通過四個多月的運行,樺川縣“愛心超市”效果初顯:各村閒雜人員少了,打工、創業、搞庭院經濟的人越來越多了;亂扔亂倒的現象少了,打掃街道、維護村容村貌的人多了;消極、負能量越來越少了,村廣場扭秧歌、跳健身舞的人越來越多了。(徐秋鳴 劉冬梅 記者 劉億服)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