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10月30日電(楊海全)來自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的消息,今年黑龍江省糧食生産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糧食總産將有小幅增長,大糧倉喜獲“十五連豐”,不僅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新的貢獻,而且走出了一條綠色優質高效發展之路。
種植結構繼續調優。今年以來,全省農業部門堅持以“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為導向,以穩糧、優經、擴飼為目標,大力宣傳各項惠農政策,引導廣大農民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加快發展蔬菜、食用菌、鮮食玉米等高值、高效的經濟作物。全省高産作物面積增加,玉米種植面積呈現恢復性增長,大豆種植繼續保持穩定發展態勢,水稻種植面積比上年略有減少。鮮食玉米、蔬菜、食用菌、馬鈴薯等高值、高效作物面積達2000多萬畝。
糧食品質持續調高。黑龍江省大力發展品質效益型農業,推動農業生産由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全省範圍內引導玉米適區適種。為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推廣種植高賴氨酸、高澱粉和鮮食玉米等專用型品種;發展品質優、適口性好的水稻生産。推廣稻田養魚、養蟹、養鴨、養蛙等四種“水稻+”種養模式;重點發展食用型高蛋白大豆種植。據悉,全省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達到8000萬畝。由於糧食品質好,玉米含水量低,新糧上市價格一路走高,標準水玉米每斤平均銷售價格達到0.80元以上。
科技興糧能力調強。一直以來,全省注重良種、良法、良機、良技相結合,提升農業生産整體科技水準。全省良種覆蓋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重點模式化栽培技術推廣面積1.95億畝次。圍繞1000公里高標準科技示範帶建設,建設現代農業科技園370個。全省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6.8%,主要農作物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6.5%,高於全國9個百分點。今年全省高度重視大豆生産,努力挖掘大豆增産潛力,通過推廣大豆大壟密植、45釐米小壟密植等栽培技術模式,提高技術到位率,大豆單産水準進一步提升。
生産方式加快調綠。全省引導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産品種植,持續加大農業“三減”(減化肥、減化學農藥、減除草劑)力度,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側深施肥、增施有機肥和綠色植保技術,提高農業投入品利用效率。全省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1.8億畝,新建220個旱田重大病蟲監測點。在18個縣開展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示範,綠色防控措施覆蓋率達到40%,農業“三減”高標準示範面積達到35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