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媒體報道,武俠小説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
金庸曾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説,包括《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
《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多部小説被拍攝成大熱的影視作品。除了文學界外,查良鏞也涉足傳媒界多年,1947年大學畢業後受聘于上海《大公報》。查良鏞在1959年創辦《明報》,至1993年辭任董事局主席,向他一手創辦的《明報》正式告別。
曾留下遺願:願死後一二百年,仍有人看我的小説。
金庸的武俠小説影響有多深刻,想必已經不用累述。不完全統計,金庸有超過3億的讀者,但是金庸卻後悔當初選擇寫小説而不是搞學術研究。“寫小説,娛樂的是別人,對自己卻沒有什麼好處。”
此外,他還曾表示:“我希望我死後一百年、二百年後,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説。我就很滿意。”
他曾説:想做《天龍八部》中的段譽
有人曾經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人生在世,去若朝露。一個人的一生,為何不可以是一部武俠小説?而看過金庸小説的人都會好奇,金庸到底跟他筆下的哪個人物比較像。是機靈圓滑的韋小寶?老實憨厚的郭靖?還是優柔寡斷的張無忌?
雖然因創作出許多豪氣萬丈的大俠形象而被稱為“查大俠”,但是金庸卻覺得這個稱謂實在過譽:“如果在我的小説中選一個角色讓我做,我願做《天龍八部》中的段譽,他身上沒有以勢壓人的霸道,總給人留有餘地。”
倪匡曾經評價“段譽有絕頂武功,朱蛤神功好像沒有怎麼用過,六脈神劍要緊時用不出,鬥酒時卻大派用場,淩波微步要來作逃命之用,倒十分實在。”在性格上,段譽博學多才、善良固執,被爹娘取小名為“癡兒”。由此看來,段譽的這些特徵倒是與金庸有些相似。
金庸最後一次提筆:此心安處是吾鄉
金庸2016年冬為香港博物館金庸館撰寫的開館前言,發在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紀念小冊子上,很多人猜想這將是金庸最後一次提筆,沒想到一語成讖。
當時他寫道:我的故鄉是浙江海寧。那裏是我的出生地,童年和青少年生活的地方,也是我接受啟蒙教育和完成中學學業的地方。我畢業後去上海,于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來到香港,當時才二十多歲。想不到在這陌生的城市一住幾達七十年,大半個人生都在這裡度過。我在香港結婚、生兒育女、撰寫小説、創辦報紙,家庭和事業都是在香港建立的。此心安處是吾鄉。
情路坎坷經歷三次婚姻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金庸在他的武俠小説中編織了大量的愛情故事與恩怨情仇,但是他的愛情與婚姻一直諱莫如深。晚年的金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的婚姻不理想,我離了好多次婚。”
自古才子配佳人,眾所週知,金庸的人生中經歷過三次婚姻及一個暗戀對象。25歲娶第一任老婆杜治芬,後離婚。29歲再娶第二任妻子朱玫,新聞記者出身,兩人育有二子二女。1976年,兩人感情破裂辦理了離婚手續。時間不長又遇到了真愛,與小他29歲的林樂怡結為夫妻,夫婦倆一直恩愛至今。而那個暗戀對象,毋庸置疑就是夏夢了。夏夢小金庸9歲。相遇夏夢,還是在金庸的第二次婚姻之前,金庸三十齣頭,那時他已是名滿香江的大才子,而光彩照人的夏夢讓他心動不已。為了能常見到夏夢,他去了夏夢所在的長城影視公司做編劇。還曾以她為原型創作了“小龍女”、“王語嫣”等神仙佳人般的角色。
揭秘金庸家族關係:
徐志摩是表哥 瓊瑤是表外甥女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海寧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進入近現代,查家還出現過實業家查濟民,教育家查良釗,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詩人查良錚(穆旦)。還有一些名人是金庸的親戚: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親是徐志摩的堂姑媽);蔣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是金庸的姑母);錢學森——金庸的表姐夫(蔣百里的女兒蔣英是“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的妻子);瓊瑤——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嫁了瓊瑤的三舅)
眾星發文悼念
李若彤:忽然收到這消息,感覺茫然,他筆下的小龍女給予我一切一切,我倆雖未曾遇上過,對他卻有著一種特別的感覺和尊重,謝謝你創造了這個角色,而我這生也有幸曾扮演過。查大俠,一路好走!
劉德華:金庸老師是一個武俠小説世界的奇人,能夠演出他筆下的角色楊過是一個緣份。其實一直以來都有關心他的身體狀況,他的離世絕對是武俠世界的一個大損失,捨不得他走!
張紀中:先生不會走遠,武俠永存世間!痛不能當!阿米爾汗:聽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難過。他的書《鹿鼎記》給了我很多快樂。幾個月前我才讀到它。他為這麼多代人帶來了如此多的快樂,我是他的忠實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