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呼瑪縣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減少環境污染
大興安嶺呼瑪縣積極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要求,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原則,禁止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減少環境污染,防範森林火險發生。
完善工作運行機制。這個縣落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和黨政領導責任,建立縣、鄉(鎮、辦事處、林場)、村為單元的三級網絡。各級黨委政府(村、委員會)主要負責人為總網格長,負責本級網格內的任務區分、運行、調度、協調和考核;各級黨委政府副職領導幹部(村委會幹部)為分網格長,負責下一級網格內的監督檢查;各級相關部門人員為網格員,負責本網格內的日常運行管理,每個網格設總聯絡員和網格聯絡員。實行分片包乾、分級負責,形成環保部門統一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管理體系,實現縣域內禁止秸稈露天焚燒管理全覆蓋。
積極宣傳引導動員。這個縣入戶發放《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以組織宣傳車、懸挂橫幅、張貼標語以及深入學校、集鎮、村莊宣傳等方式,把禁止秸稈露天焚燒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宣傳到村、到戶、到人,併為居民講解焚燒秸稈對大氣環境品質造成的危害、焚燒秸稈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相應的處罰,動員農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堅決禁止焚燒秸稈,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引導農戶增強環保意識,取得農民的理解和支持。
變廢為寶綜合利用。實施秸稈粉碎還田,全縣農用收割機安裝秸稈粉碎裝置250余臺,秸稈還田率達到60%~70%;引進青貯飼料收穫機、秸稈撿拾打捆機,使秸稈轉化成為畜牧養殖飼料;開創用秸稈生物質顆粒燃料的新能源利用方式,轉化秸稈成為環保燃料;投資70萬元,購進140噸地衡、粉碎機、制粒機等機械設備10余臺,在三卡鄉繁榮村建設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的秸稈加工廠,將玉米秸稈壓縮成顆粒狀燃料,預計每年可處理10000畝玉米秸稈。在保證加工廠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回收秸稈還可為周邊農民增加80余萬元收入。
給予相應政策支持。政府出資購進2台秸稈打捆機,以租賃方式給予農戶使用,按照秸稈面積給予自行打捆農戶一定的資金補貼;鼓勵農戶自購滅茬機,給予購機戶30%的資金補貼;投資25萬元,升級改造三卡鄉集中供熱鍋爐,充分利用三卡鄉生物質燃料加工廠産出的以秸稈為原料的生物質顆粒燃料。
落實保障獎懲問責。保障網格化管理工作的人員、車輛、設施等經費投入,對鄉(鎮、辦事處、林場)、村負責秸稈禁燒人員,根據工作開展實際情況給予一定補貼。對違規露天焚燒秸稈的肇事人員、各級網格長、網格員,根據程度依紀依法予以處罰,並給予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組織處理、黨紀政務處分等處理;對未認真履行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工作職責,管理不力甚至失職瀆職,造成大氣污染的責任人,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嚴肅問責。在禁止秸稈露天焚燒管理過程中,依據法規和規定,對相關單位實施責任追究和財政資金扣繳等措施。(高哲庸 隋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