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底前貧困患者大病救治病種擴至23種
1日,哈爾濱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對哈爾濱市健康扶貧工作開展專題詢問。
鄉村醫生與貧困人口逐戶逐人簽個性化服務協議
詢問1:哈爾濱市對貧困人口醫療服務上是怎樣實施精準救治的?
哈爾濱市衛計委答覆:一是集中救治大病。對患有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胃癌等9種大病的貧困患者進行集中救治,目前,9種大病救治率達99%。今年底前,將大病救治病種由9種擴大到23種,到2020年擴大到30種。二是簽約服務慢病。組織6400余名鄉村醫生與7.8萬名貧困人口逐戶逐人簽定個性化服務協議。三是集中救治重病。集中縣級醫院骨幹力量,利用遠程會診系統,必要時派市三級醫院專家到縣級醫院參與。
貧困人口在門診看小病報銷95%
詢問2:哈爾濱市對貧困人口在醫療保障上有哪些政策措施?
哈爾濱市人社局表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個人繳費320元,個人不用交,由政府全額資助。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門診看小病,報銷95%。一年可報銷260塊錢;同時,對於患有22種特殊慢性病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門診治療,取消了起付線,報銷比例由70%提高到了80%。
住院醫療:在一級和鄉鎮定點醫療機構住院醫保報銷比例統一提高到了95%;二級和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分別提高到了75%、60%。年度醫療費最高可報銷到18萬元。
提高大病保險待遇:降低了起付線標準,由14000元降到6000元,醫療費用分段進行報銷,報銷比例比普通人員相應提高5個百分點,最高報銷比例達到75%,年度報銷額度沒有封頂。建立商業補充保險方面,每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商業補充保險費由政府全額出資購買。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醫療、特殊疾病及特殊慢性病門診治療,經過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後,補充報銷95%,合規的醫療費用個人負擔不超過5%。同時,對普通小病門診治療再補充報銷240元,年度累計報銷500元。
市域內230余家醫院設“貧困人口就醫”窗口
詢問3:哈爾濱市在健康扶貧工作中有哪些具體的便民惠民措施?
哈爾濱市衛計委表示:一是在縣域內定點醫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機制,貧困人口住院不交押金,住院發生費用實現“一站式”結算,出院時只交個人自付部分即可。二是在市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全面落實“一免五減”政策,即:免掛號費,診查費、檢驗費、手術費和床位費個人自付部分減10%。截至目前,全市為1萬餘人減免89萬元。三是在市域內230余家定點醫院全部開設“貧困人口就醫”窗口,成立貧困人口就醫協調辦公室,設置貧困人口專用病房、專用病床,開通貧困人口雙向轉診綠色通道。(記者 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