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業務”進駐,90個窗口公安業務全覆蓋;“全日制”工作,365天不打烊;“全功能”規劃,各類配套設施應有盡有;“全通道”流程,車主不下車,30分鐘辦結從車輛登記到上牌所有業務。“一門四全”,全省唯一,大慶汽車城公安綜合服務大廳以務實創新書寫“為人民服務”。
在大慶,這樣的為民服務示範點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全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啟動後,大慶市重點整頓“亂違頑、臃懶浮”等6個方面突出問題,全力打造體制機制最活、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流程最優、融資渠道最暢、企業負擔最低、市場氛圍最濃、幹部作風最實、企業家地位最高的營商環境,力爭用3年時間建成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之一。
提升政務服務品質
推進“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強化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壓縮環節、材料和辦事時限。按照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使用的材料不再重復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再重復提供,無法律、法規、規章依據的申請材料一律取消,同一部門前一審批環節已提交的材料下一環節一律不再提交,申請材料一律不再有“其他材料”等模糊表述,單一事項審批層級、辦理環節、提供材料、辦事時間“四減”的工作標準,深入開展流程再造。市本級共減少辦事環節688個,精簡申報材料2557份,壓縮時限4408個工作日,較原承諾時限壓縮37%。
加強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完善人口、法人、材料、證照、信用5個數據基礎庫,開發以統一認證、事項受理、業務協同、數據代理、電子材料共享、門戶網站為主要內容的6個支撐系統,完成網上申報、內部審批、事項管理等基礎平臺建設。市級政務服務平臺將於11月底上線運行,縱向與國家信息共享平臺及省18個部門專業系統對接,橫向與市直各部門專業系統對接,並通過政務專線將市、縣(區)、鄉鎮和社區的144個便民服務網點全部聯通到雲平臺。
創新服務舉措,打造高效便捷政府服務體系。梳理出群眾和企業眼中的“一件事”聯辦事項124項,按照“串聯改並聯、前置改後置、事項變環節、申請變溝通”等原則,優化聯辦事項流程,固定資産投資審批類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平均壓縮90天,備案類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平均壓縮110天。推行同城通辦、就近能辦、延時可辦、承諾快辦、容缺補辦、多評合一、多圖聯審。受益於承諾制,大慶聯誼550萬噸重油熱裂解項目不到30天就辦完了開工手續。
優化執法司法環境
解決“辦事難、訴訟難、執行難”
擦亮服務窗口,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解民憂、便民求、利民需,打通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後一公里”。公安機關以服務群眾全城通辦、出門即辦、一掃即辦、一門全辦、一窗全辦“五辦歸一”為目標,在全省率先開通非現金電子支付業務,率先推行戶籍、違處、出入境、簡易事故四項“全城通辦”,群眾滿意度達100%。打造全省唯一一家公安24小時自助綜合服務大廳,建成全省唯一“一門四全”公安綜合服務大廳。
聚焦突出問題,開展執法司法專項整治。緊盯權力運行關鍵崗位,向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弄權勒卡開刀,實現全市政法機關、全體政法幹警、全部執法崗位、全部執法司法案件全覆蓋。法院系統開展基本解決執行難、強制交付特定執行物行動,推動疑難複雜案件解決;開展涉民生執行專項行動、“油城利劍—2018”百日攻堅行動,清理近3年涉民生、涉營商環境、涉特殊主體等“7類案件”27097件,執結標的額13.4億元。檢察系統建立健全涉企案件快辦快結和釋法説理機制,對黑惡勢力罪犯、黑惡勢力案件全部提前介入,深挖“保護傘”,目前已批捕131人。公安系統打掉涉黑涉惡犯罪組織3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15人;率先打響東北、華北打擊“套路貸”第一槍,打掉犯罪團夥15個。
堅持科技引領,提升執法辦案質效。堅持“互聯網+政法服務”工作理念,探索用最便捷、迅速、經濟的手段服務群眾。法院系統全面應用12368服務熱線、訴訟服務網平臺、律師訴訟服務平臺、短信推送平臺,為群眾提供24小時在線的網上立案、受理申請、聯繫法官等訴訟服務。司法系統打造一體化的綜合性便民服務線上線下窗口,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12348服務熱線和網絡平臺全覆蓋,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實現網上申報。檢察機關充分發揮信息化視訊平臺作用,開通27個視頻接訪點,遠程提審149件167人,遠程開庭218件246人。
採取多種方式路徑
強化“正向教育、反向警示、縱向延伸”
開展主題教育,提升幹部隊伍能力素質。市屬83家單位全部列出崗位職責清單,編輯業務知識手冊,建立部門政策業務和科室業務知識題庫,以考促學提高幹部隊伍能力素質。組織開展司法執法、政務服務、基層黨建等各類培訓班200余期,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能比武40余場。選派200余名年輕幹部到發達地區、基層一線、關鍵崗位挂職鍛鍊,全面提升專業素養和履職能力,以好學風帶動機關作風轉變。
堅持以案説紀,發揮警示教育震懾作用。在全市範圍內分層分類開展專題警示教育,2.5萬多名黨員幹部和監察對象接受洗禮。對市直機關年輕幹部和市、縣(區)團委幹部進行定向警示教育,通過典型案例説法講紀,教育引導年輕幹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事業觀。組織召開全市反腐敗警示教育暨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大會,印發違紀人員《懺悔錄》,通報典型案例,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在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立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組織多個系統幹部和縣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旁聽職務犯罪大要案庭審,9批607人零距離接受法紀教育和精準教育。
拓展“四零”創建,向全市行業系統延伸。推動“四零”創建由14個服務大廳向96家窗口單位延伸,全市705個窗口崗位向媒體公開作出“四零”承諾,實現全覆蓋、無死角。開展5次系統督導檢查,涵蓋近百個窗口單位。推行處科長坐班制,全市381名處科長在大廳窗口坐班辦公。多次通過“查、看、問、評、談”等方式進行督查,在市級服務窗口安裝534台即時評價系統,群眾評級滿意度達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