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元旦,北京、天津、濟南、長沙、合肥等地,先後實施了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等相關政策。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決定》,讓哈爾濱成為又一座頒布“禁燃令”的城市。
全國400余城市實施“禁燃”
“禁燃令”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初,廣州市首開城市禁放鞭炮的先河,隨後禁放“浪潮”席捲全國各大中小城市。
2006年國務院頒布《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確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地點和種類。此後,全國各地據此制定出臺煙花爆竹禁限放政策。尤其是近年來,市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已經成為大中城市的通用做法。
2017年12月1日,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改《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的決定。北京再次“收緊”煙花爆竹燃放政策:在五環路內實施全面禁放;五環路以外,由區政府劃定禁止、限制燃放區域。空氣重污染橙色和紅色預警期間,全市範圍內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
2017年12月25日,長沙市政府發佈《關於長沙市中心城區禁止和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決定從2018年1月1日起,在中心城區禁止和限制燃放煙花爆竹。其中長沙市南三環、西三環、北三環、中青路、星沙聯絡道、濱湖路、黃興大道合圍的城市區域限制燃放煙花爆竹。
2018年1月1日《濟南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實施,在濟南繞城高速公路環線以內,全面禁止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售賣、燃放煙花爆竹。
同年元旦,天津市《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決定》正式施行,天津外環線以內(含外環線)地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一年天津迎來一個沒有鞭炮聲的春節。
《合肥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定》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站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400余個城市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實施了嚴格的“禁燃”政策,這一比例佔全國城市數量比重近七成。
各地“禁燃”獲得百姓普遍支持
多地頒布“禁燃令”的效果也逐步凸顯出來。環保部門監測發佈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對城市空氣品質影響的分析結果顯示,實施禁放限放措施的城市在除夕夜間PM2.5濃度均未出現明顯上升現象,和本地未禁限放的年度相比空氣污染大幅降低。
禁燃政策也獲得各地市民的普遍支持,大家普遍認為,燃放煙花爆竹嚴重污染空氣品質,且具有一定危險性。燃放煙花爆竹的負面影響被公眾逐漸認同,大部分市民自覺地不再燃放,尤其是這幾年環保觀念深入人心,進一步促進公眾達成保護環境共識。
哈爾濱加入“禁燃城市”序列
在哈爾濱,隨著市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觀念的轉變,控制燃放煙花爆竹、改善空氣品質的呼聲日益強烈。
與此同時,外地政策為哈爾濱市出臺“禁放”相關法律法規提供了良好外部環境和可借鑒經驗。
回應民聲,順應大勢。今年5月,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室成立了調研起草組,前往瀋陽、天津、濟南等地學習相關立法經驗。
調研中,起草組比較了全國19個較大城市從2010年到2018年有關燃放煙花爆竹的立法情況,其中有16個城市作出區域內絕對禁燃的規定,只有3個城市仍執行限制燃放的規定。為了順應民意,參考全國大多數城市的做法,市人大常委會出臺了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決定,並於12月1日起正式實施。自此,哈爾濱正式加入全國“禁燃城市”序列,哈爾濱的天將更藍,雪將更白。(記者 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