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鐵力加速推進醫共體建設
在鐵力市年豐鄉衛生院,鐵力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輝給朱一君做了詳細的檢查,同時給衛生院的醫生做病情介紹與分析。朱一君的愛人楊明珍激動地説:“我愛人再發腦梗死,這次沒去市醫院,而是來到鄉衛生院,經過救治病情逐漸好轉。現在鄉衛生院有專家坐診,看病更方便了。”
據鐵力市人民醫院院長史家明介紹,鐵力市醫療衛計系統積極組建醫療服務共同體,實現了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醫共體的資源下沉與共享給群眾就醫提供了方便,也提升了衛生院的診療水準,為分級診療的進一步推進提供了有效的平臺。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一種新型模式,是以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為載體,以緊密型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為突破口,充分發揮政府辦醫職能,從而有效提升鄉鎮衛生院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整體效率,是形成“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就醫格局的有效途徑。
今年3月,鐵力市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試行版正式出臺,醫共體建設進入實質化階段。為了提高基層衛生院和村衛生所的診療能力,市委市政府和市衛計局持續增加對醫療衛生的資金投入,為分級診療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根據醫共體內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人民醫院研究制定了雙向轉診服務流程,以便於在人民醫院與各鄉鎮衛生院之間逐步形成逐級轉診機制。通過統一的質控標準,實現了各級醫院的檢驗結果同城互認。人民醫院對轉診患者免收掛號費,並提供優先接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服務。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後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症穩定期患者,均及時轉往各鄉鎮衛生院繼續治療與康復。通過醫共體網絡建設,以市醫院為中心的遠程診療得到進一步開展,遠程心電、遠程影像、遠程病理、遠程會診等均已投入運行。各基層衛生院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診療能力普遍增強,服務能力顯著提高。醫共體組建後,各鄉鎮衛生院門診人數和住院人數均大幅增長。(楊洪華 記者 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