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春市美溪區首屆“喊山節”在小興安嶺深處開喊
光明網  2019-01-02 14:29:42

伊春市美溪區首屆“喊山節”在小興安嶺深處開喊

伊春市美溪區首屆“喊山節”在小興安嶺深處開喊

伊春市美溪區首屆“喊山節”在小興安嶺深處開喊

  “開山門,迎貴客了!”一聲響亮的號子回蕩在伊春市美溪回龍灣景區上空。12月14日上午,美溪區首屆“喊山節”在小興安嶺深處開喊!喊山是過去人們在生産中逐漸發明的一些生産用語,隨著社會的進步,喊山曾漸漸淡出歷史的舞臺。而如今在黑龍江省伊春市美溪區,“喊山節”又回歸到人們的生活中來,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遊客前來親近自然,感受林區“喊山”文化。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林區沒有機械,人們全憑體力勞動把木材搬運下來。在繁重的勞動中,都呼喊著號子,像慷慨激昂的歌聲,劃破了幽靜的山谷,喚醒了沉睡的山林。工種不同,號子也不一樣。在東北林區,號子最單純高亢的是喊山。採伐工每逢伐倒一棵大樹之前,都要喊山。根據大樹生長的態勢,確定樹倒方向,發出順山倒,橫山倒或仰山倒的呼喚。

  “順山倒嘍!”——樹根鋸斷以後,一棵參天大樹,帶起一陣風嘯,撲通一聲倒下了。地動山搖,樹葉亂飛。餘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蕩著。伐木工人對記者説:“喊山是前輩傳下來的,在過去的傳説中,喊山是向山神爺打招呼,樹是山神爺的臣民,人們把它帶走了,應該告訴一聲。喊山的傳統一直延續下來,現在把它定為安全措施,樹倒之前喊山是讓人們躲開,避免出事故。”

  抬木號子,也稱“蘑菇頭兒”號子,林區號子的一種,主要流行于東北林區,適用於裝車、歸楞以及平地運木等勞動。抬木號子通常由八人一組抬一根木頭,邊走邊唱。如今,抬“蘑菇頭兒”已成為林區傳承林業歷史的保留項目。

  本次“喊山節”活動讓現場的遊客們深切感受到老一輩伐木工人在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裏通過“喊山”來傳達信息、鼓舞士氣的壯觀場景,也體會到老一輩伐木工人創造美好生活的艱辛。傳承老林區的號子文化,喊出我們幸福美好生活,喊出美溪冬季特色冰雪之美。(張心覺 記者 趙洪波 )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