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優化營商環境“鐵律”出爐記
黑龍江日報  2019-01-16 09:15:51

  1月15日,黑龍江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團分組審議《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這已經是這部地方性法規經歷的第三次審議。

  一部法規經歷三審,兩次徵求意見,作為立法重頭戲,今年的全省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對這部地方性法規的出臺之路頗為關注。

  一審審出精準:把脈龍江優化營商環境的立法需求

  在採訪中,代表委員們都清楚地記得,2018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省委就組織召開了全省大會部署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省委書記張慶偉強調,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事關全省發展大局,要堅持依法辦事、推進法治化建設,堅決打好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省委書記張慶偉再次表示,儘管黑龍江省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任務依然十分艱巨,下一步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用鋼牙啃硬骨頭,用猛藥來治沉疴。“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省對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勇氣,讓我們民營企業信心倍增。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精彩語句引起了熱烈掌聲,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政府對百姓的承諾、對民生的關切。”參與分組審議的代表們激動地説著。

  2018年10月26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對省政府提報的《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與監督條例(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在審議過程中,組成人員建議針對我省民營經濟偏弱問題、指向明確的營商環境考核制度、將行政機關“必須為”和“不可為”的內容作出明確規定;建議條例結合我省特點,圍繞破解市場主體投資生産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加以規範,精準把脈龍江優化營商環境的立法需求。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很多舉措都是刀刃向內的改革,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破除利益藩籬、明確任務、協同努力,共同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參與調研的工作人員説道。在立法中,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吸取各方建議,不斷調整著草案中相關內容。臨近會前,法制委的工作人員還在加班加點查閱資料,收集建議。

  二審匯聚民智:對“新官如何理舊賬”做出細緻規定

  “對亟須解決的突出問題不回避,都加以明確規範,主旨更加鮮明,措施更加得力。有的條款有所突破,修改得很好,品質較高。”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對《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修改稿)》進行了二次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對條例草案的修改給予了充分肯定。

  “新官如何理舊賬”的細緻規定,作為營商環境立法領域的一個創新,成為條例草案中的亮點。條例草案明確指出:履行與市場主體簽訂的有效合同,兌現以會議紀要、文件等書面形式承諾的合法優惠條件,不得以政府換屆、相關責任人調整或者當地政府政策調整等為由不履行、兌現,不完全履行、兌現或者遲延履行、兌現。

  無論何時,無論誰管,市場主體的權益保障得到了引導式的規範,承諾兌現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

  東北民間有句打油詩:“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筷子一提,可以可以”,體現了一種庸俗的積習,認為關係是送出來的,人脈是走出來的。有的代表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辦事不求人”道出堅決剎住這種陋習的決心與信心。

  在立法調研中,工作人員發現某些部門擔心與企業“走”得近了,有人説閒話,乾脆選擇離企業遠些,免得招惹是非。但這並不利於維護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為此,條例草案進一步明確政府和有關部門如何與企業接觸交往,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條例草案指出,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建立政企溝通機制,可以通過組織企業家座談,邀請各行業企業家代表開展調研,參加企業和商會、協會舉辦的座談會、年會等活動方式聽取有關企業和商會、協會意見建議,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三審務求實效:確保立法出臺後真正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為及時綜合分析、充分採納各方意見,條例草案在二次審議後,又再次廣泛徵求意見,書面徵求了全部省人大代表、全部省政協委員、十三個市(地)人大(工委)和政府各部門意見,並網上徵求公眾意見,廣匯民智,認真傾聽各方呼聲。

  1月8日,省人大常委會在北京舉行《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二次修改稿徵求意見稿)》專家論證會。來自全國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學會、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人大制度理論研究會的知名專家學者為我省條例論證把關。

  我省還創新運用立法協商機制,充分發揮政協委員作用,聽取各方建議,確保立法出臺後真正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省人大法案組也成為今年唯一一個跨兩會的工作組,他們深入各個人大代表團和政協各小組,廣泛聽取意見,及時反饋大會聲音。

  目前,提請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的議案(草案)》中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規範行政權力運行、規範司法行為、解決營商環境“堵點”“痛點”等方面內容進行了明確規範。

  劉含花代表表示,政府報告中“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話語還在耳邊回蕩。從不做黑車生意、不騙取遊客錢財到政務服務“一張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營商環境無分大小、無處不在。

  “相隨心生,境隨心轉”。天地賜予龍江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而良好的營商環境,靠的就是每一個龍江人善美的心靈。時時處處為企業著想,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開放文明、服務高效的發展環境,才能做好龍江優化營商環境這篇大文章。

  “在立法中,我們堅持體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使制定的條例立得住、真管用,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為我省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部法規的出臺,勢必可以推動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突破,但優化營商環境不是一蹴而就的,優化營商環境之路任重而道遠。人人參與,人人努力,人人向好,龍江重塑環境重振雄風指日可待。”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時鵬遠對記者説。(記者 閆紫謙 薛立偉)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