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機構工作人員設身處地為我們想辦法、出方案,免去了我們到北京開具相關證明的麻煩,只用3天時間便拿到了公證書,如此人性化、高效、便捷的為民服務,真的很暖心。”拿著哈爾濱市司法局所屬北方公證處出具的遺産公證書,市民王先生滿意地説。在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哈爾濱市司法局聚焦公證服務窗口,不斷升級服務標準、優化服務流程,對11項169個公證事項進行梳理,減少證明材料33個,辦證時限大幅縮減,材料齊全的3個工作日可辦結。
據介紹,隨著公證在立法、執法、司法等相關環節、領域的地位和作用凸顯,公證的社會需求逐年增加。但同時,公證程式有時較為複雜,需要當事人跑多個部門,開具多種要件,才可以進行辦理。如何在合法的範圍內,為一些流程進行“瘦身”,免除當事人不必要的麻煩,讓市民辦理公證時好辦、快辦、快取,哈爾濱市司法局為此做了一番功課。該局選派業務骨幹組成調研組,先後深入全市7家公證機構調研,對現有全部公證事項重新梳理,進一步優化辦證流程、縮減不必要的證明材料,努力實現公證服務審批事項時間最短、要件最少、辦事最方便。
該局在對11項公證事項進行梳理過程中,深入研究哪些事項證明不需要群眾提供。例如:當事人辦理有法律意義文書的公證事項時,原來需要提供與申請公證證明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內容相關的材料(如人身關係證明、文書文本),現在不需要提供人身關係證明,法律文書可由公證機構代寫。同時,凡可以公證員通過網上查詢即可獲得的證明材料,不再要求當事人提供。例如涉及婚姻狀況、不動産權屬、出生、死亡、戶籍5個證明材料可由公證員通過網上查詢核實。
秉持著“公證信息多跑腿,當事人少跑路”的原則,該局又提出有些證明材料可通過公證員線下核實,不再要求當事人提供,其中包括: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公司章程等26個證明材料,由公證員到相關部門查詢核實。據了解,2017年以來,哈爾濱市司法局通過開展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流程再造,公證服務事項整體實現流程簡化、時間縮短。辦證流程由原來的5項縮減為申請受理、審查核實、審批、出具公證書4項。目前,該局正在進一步完善“互聯網+公證”模式,推進公證行業數據平臺建設,積極與中公協、省司法廳、哈市政府政務網銜接,實現信息共享。同時,推行完善公證服務在線預約、網上辦理,對學歷證明、出生證明等網上可查詢事項,實現“不見面”辦理。(記者 馬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