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軌電車在冰雪路面進行低溫性能測試。 (記者 邢漢夫 攝)
無需挖隧道、不用鋪鋼軌、只要靠識別標線就可以正常行駛……近日,由國內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型軌道交通産品——智軌電車在哈爾濱市經過一個多月的低溫性能測試、場地試跑後,22日起在哈爾濱新區世茂大道沿線試跑,22日、23日兩天為空車試跑,24日開始載客試跑,持續到3月初結束。
據悉,智軌電車具有運送能力強、低碳環保及快速等特點,可有效緩解道路擁堵、降低環境污染,方便市民出行。
日前,記者在哈爾濱新區智谷二街智軌電車試驗場看到,智軌電車外形與日常所見地鐵列車並無太大區別,列車長度約30米,其車底不見軌道,由兩條畫在地面上的白色虛線取代。沒有軌道的列車怎麼在馬路上行駛?負責該車輛研發的中車株洲所城市發展事業部經理湯學清告訴記者,智軌電車看似無軌,實則有“軌”,只不過採用了“虛擬軌道跟隨控制”技術。簡單來説,它通過車載各類感測器識別路面虛擬軌道線路,將運行信息傳送至列車中央控制單元,根據“大腦”的指令,在保證電車實現牽引、制動、轉向等正常動作的同時,能夠精準控制列車行駛在既定“虛擬軌跡”上,實現智慧運行,最高速度達每小時70公里。
智軌電車雖然長達30米,但十分靈活。“該車採用了多軸轉向系統等設計方式,智慧對虛擬軌跡進行跟蹤控制。使整臺電車轉彎半徑與普通公交車相當,且比普通公交車輛的通道寬度更小,這就解決了超長車身帶來的轉彎難題。智軌電車採用類似高鐵的雙車頭設計,省去了掉頭的麻煩。”湯學清説,智軌電車可以填補城市中運量公交系統的空白,三節編組最大載客人數可達300人,這個運客量比常規公交車大、比地鐵小。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相較于傳統的中低運量軌道交通系統,智軌電車具有投資成本低、建設週期短、運營靈活等獨特優勢。“我國地鐵造價目前約為每公里5億元,現代有軌電車線路造價約為每公里1.5億元。而智軌電車在與現代有軌電車運力相同的情況下,只需簡單的道路改造就能投入使用,整體線路的投資約為現代有軌電車的五分之一。與現代有軌電車相比,建設一條10公里的線路,智軌至少能節省10億元以上。”湯學清告訴記者。(記者 邢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