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牡丹江市紮實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
牡丹江大鵬新聞網  2019-02-28 10:01:59

    2月18日,記者從牡丹江市農業部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887個村已全部完成清産核資、勞齡統計和成員身份認定工作,牡丹江市已通過改革組建新型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共計1084個,村級增加收入8660萬元。

  據了解,自全面啟動改革工作以來,針對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特點,牡丹江市通過加強頂層設計、試點先行、培訓宣傳等綜合舉措,積極探索,不斷推進全市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深入開展。其中,在頂層制度設計上,明確改革範圍,確認成員,抓好資産量化,嚴格登記註冊。同時,把好股權設置管理關、權利落實關、權能拓展關、政經分離關和財務管理關,注重程式的合法性、推進的協同性、治理的規範性、經營的創新性及改革的徹底性。

  在改革過程中,牡丹江市堅持程式合規、過程不落、標準不降,相關部門採取入戶調查、民主討論、結果核實、逐戶簽字、登記備案和張榜公示“六道程式”,確保成員認定程式的嚴謹性。堅持有賬無物的查清去向、有物無賬的查清原因、資産不實的查清價值、權屬不清的查清權屬,保證了清産核資的準確性。在股權量化上,針對資産混雜、資源 “塊小”、分散並存等問題,採取份額與資産不用對應的方式確定每個成員的股權,有效解決了量化慢、量化難的問題。

  經過改制,牡丹江市共清查村集體資産總額45.7億元、認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108.2萬人、股權量化總額37.6億元。同時,建立了股份經營、民主管理、按股分配的資産管理和運營機制,組建新型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增加村級收入,村均增加10萬元。此外,創新出臺的《牡丹江市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財務管理指導意見》,還進一步完善了資産管理制度,堵塞了漏洞,實現了集體資産保值增值。(記者 張琦)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