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奧會,讓中國冰雪産業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冰雪大省黑龍江如何發力?黑龍江省全國政協委員帶來了深深的思考。
冰雪産業成幾何級量變
全國政協常委、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趙雨森引用了國家有關冰雪運動發展戰略規劃和市場空間分析和估算。他説,在北京冬奧會週期內,冰雪運動的參與人數將由目前的3000萬人增加到3億人,實現10倍增長。2022年冬奧會後,冰雪運動在已有龐大冬季運動愛好人群的基數上仍將繼續上升,到2025年,冬奧會所涉及的冰雪運動將帶動其他關聯産業收入從現在的不到千億元達到萬億元以上。冰雪産業特別是冰雪運動裝備製造産業將面臨實現跨越的歷史機遇。
趙雨森委員説,冰雪産業已不只是一個小眾群體“玩耍”的“小産業”,無論是冰場、雪場建設,冰雪商業綜合體規劃和建設,還是大力支持國産裝備、設備發展,進行賽事打造、市場行銷、産業培訓,冰雪傳媒等等産業鏈上下游正迅速成長,這個産業形成幾何級量變的趨勢已經初露端倪。
群眾是冰雪運動場的主角
怎樣全面普及和發展冰雪運動?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張顯友認為,建設一定數量的冰雪運動場地是關鍵。尤其是黑龍江,一年中室外雪場、冰場僅有3個月的使用時間,遠遠滿足不了專業運動員和廣大喜愛冰雪運動的大眾需求。而且,因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限制,室外雪場、冰場製作成本高但使用週期短等問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他建議,各地區要普及冰雪體育運動,必須大力建設室內冰上運動場地,提高各省市區縣場地擁有數量,才能實現無論南方北方,一年四季都有冰可滑的目標。
趙雨森委員建議,北方省份教育部門應大力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培養學生的冰雪運動技能,形成具有冰雪運動習慣和喜歡冰雪的粉絲,從而形成未來冰雪裝備市場穩定、忠實的消費者群體,使“青少年上冰雪”品牌性群眾體育活動形成長效機制。加大對競技體育冬季項目和品牌賽事的投入與管理,通過提高冰雪項目競技水準來進一步引領、帶動學校冰雪體育及群眾冰雪運動的聯動發展。此外,政府應加大對冰雪運動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互聯網+冰雪”組織、策劃各種冰雪體育文化活動,提高社會對冰雪運動的關注,通過凝練冰雪體育精神和品牌,擴大冰雪運動影響力,使其逐步向大眾休閒體育等多元化方向發展,擴大並形成穩固的冰雪消費市場。
讓冰雪産業走出國門
黑龍江省全國政協委員張懿宸説,黑龍江發展冰雪産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冰雪産業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因此黑龍江的冰雪産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冰雪産業的發展也受季節限制。因此,他建議通過建設室內滑雪場、室內冰燈冰雕等方式,延長冰雪産業的發展週期,並將這個模式延伸到國內其他地區,甚至是國外。
對於龍江冰雪産業的發展,趙雨森委員則建議,通過加強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通過集團化形式吸納外資和發達國家知名品牌製造商到黑龍江省進行投資與合作;鼓勵和支持國內冰雪裝備設備製造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成功經驗、良好服務和科研成果,形成穩定合作供需關聯,提升資源運作的國際化水準和國際市場佔有率;引進國外先進設備與技術的同時,樹立並推廣自主品牌的雙軌制策略;建立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産學研協同創新機制,聯手打造“龍字號”冰雪裝備國際一線品牌;組建由冰雪裝備製造企業、用戶單位、社會團體等組成的冰雪裝備産業聯盟,定期舉辦冰雪裝備産業高峰論壇和冰雪裝備展覽,交流國內外冰雪裝備市場需求、發展動態等信息,為中國自主品牌進入國內外市場開拓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