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秸稈巧利用助力備春耕
黑龍江日報  2019-03-15 08:57:54

  進入備耕生産時節,黑龍江墾區各地積極採取購置秸稈綜合利用機械、秸稈破碎後製作秧盤以及秸稈粉碎變飼料等方式,使廢棄資源變成再利用的“法寶”,不僅節約了生産成本,創造了經濟效益,還有利於推動備耕生産。

  今年年初,黑龍江省綏濱農場積極探索農機秸稈粉碎利用技術,購進並推廣兩種耕幅、耕深的自平衡彈齒式壓茬機,能夠一次性完成水田攪漿、滅茬、平地等作業,壓茬機帶自動水準控制系統,能與側深施肥插秧機配套使用,持續推進落實農業“三減”行動。此機械的引進,可引導農戶提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使秸稈粉碎還田後最大限度地發揮增加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的作用。

  針對春季育秧用工荒、取土難等難題,青龍山農場從2016年就開始引進稻草秧盤育苗技術,將水稻秸稈經過破碎及生物預處理後,添加秧苗生長期所需的各種配料,再用機械壓製成育秧盤。通過試驗示範,不僅減少了人工和用土量,還使秧苗更加健壯,插秧後返青快、抗病性強。今年,這個農場將有20萬畝耕地應用稻草秧盤,可直接消化水稻秸稈5萬餘噸,節省生産成本2000余萬元,開啟了新型環保育秧生産方式革命。預計到2022年,這個農場稻草秧盤項目第三期建設完畢,可實現年加工稻草25萬噸,生産秧盤2.5億盤,農場51萬畝耕地的稻草將全部轉化,實現綠色發展。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從秸稈綜合利用入手,巧妙地將“柴”變成“財”,通過“種植+畜牧+秸稈”的帶動,引進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左右、可存儲秸稈4~5萬噸的以玉米和大豆秸稈深加工為主的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根據秸稈品質進行分類並加工成飼料,打造一個農業、工業、畜牧業銜接的循環經濟圈。為實現耕地永續利用,在秋收時期,分公司將所有收穫機械全部安裝秸稈粉碎裝置,使農作物秸稈高標準粉碎還田。(記者 許開峰 吳樹江)

編輯:呂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