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橋,國家級邊境口岸城市黑河推動新一輪振興發展的戰略支點。作為黑龍江省融入“一帶一路”的精彩之筆,黑龍江大橋堅持冬季施工,為大橋交工通車做全力衝刺。預計建成後,到2020年,黑龍江兩岸間客貨運輸量將分別達到148萬人次和309萬噸,比目前分別增長2倍和10倍。隨著一個個建設難點的突破,這條新的跨境通道將助力黑河邁向對俄開放合作的最前沿。
不僅僅是黑龍江大橋,近年來,黑河堅持把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重點工作,五大連池德都機場、北黑鐵路改造、北五鐵路、孫吳至烏伊嶺、黑河經呼瑪至韓家園兩條沿邊鐵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構建了以黑河為樞紐,連接我國內地至俄遠東乃至腹地城市的對俄絲綢之路,加快推進“龍江絲路帶”向北延展的合作進程。
互聯互通基礎設施有了,優勢來了,但黑河怎樣真正做到對外開放合作“再次升級”,讓通道發揮出貫通全球的樞紐作用?經過縝密的研究論證,黑河的決策者們認定,只有抓住黑龍江大橋建設的機遇、主動發力,研究落實跨境經濟合作區等特殊政策、特殊措施,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支持,將“對俄貿易經濟”轉化為“加工經濟”,繼而培育産業經濟,變“通道經濟”為“口岸經濟”,才能使黑河由行政區域的“末端”變為對外開放的前沿,打造區域開放合作的新高地,從而成為“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新平臺、新通道、新門戶。
依託正在建設的黑龍江大橋項目,黑河與俄方同步啟動了橋頭區開發建設,境內重點推進黑河進出口加工産業園區和北安經濟開發區建設,入駐企業達到133家。此外,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在統籌跨境區域經濟、協調境內外發展方向、引導中俄産業集聚方面,也結下了纍纍碩果。7.63平方公里國家核定開發區建成功能完善、宜居宜業的産城一體化新城區;1.8平方公里的五秀山俄電加工園區,享受優惠俄電的國家獨有政策紅利,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探索成果和成功範例;3.1平方公里的二公河進出口加工園區,面向俄羅斯市場培育的國際物流、汽車製造、綠色食品等産業已成規模,是中俄邊境線上重要的進出口加工區。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是中外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成長的搖籃;保稅物流中心(B型)集出口退稅、保稅物流及增值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為晉陞綜保區奠定基礎;黑河跨境電子商務園區依託省級示範園區申報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海外倉、邊境倉、智慧倉、京東雲倉互通,打造“網上絲綢之路”關鍵節點。別列佐夫卡境外園區,享受俄超前發展區政策,成為開展跨境投資及産業合作的載體。境外孵化中心是中國投資者進入俄羅斯的橋梁和紐帶。
2018年的成績單表明:黑河的外貿進出口總額44.5億元,同比增長19.1%;口岸進出口貨物57.9萬噸,同比增長51%;全市接待旅遊者人數1152.6萬人次,同比增長18.9%。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謀篇佈局,黑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研究“大橋經濟”形成的新比較優勢和發展題材,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以跨境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為載體,以進出口加工和服務貿易為重點,通過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經濟要素的跨境流動,帶動倉儲、加工、經濟技術合作、電子商務、旅遊購物、商貿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經濟活動,實現內外平臺互動、開放政策呼應、人文合作互融,打造全省向北開發開放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升溫的不僅僅是經濟合作,還有各領域的交流。2019年,黑河市將高水準辦好第十屆中俄文化大集,爭取納入中俄建交70週年系列慶祝活動。辦好2019中俄邊境城市展覽會,提高展會檔次,促成更多合作。辦好中俄林業生態建設國際學術論壇,邀請相關領域領導和權威專家參會,爭取形成更多林業生態學術成果。辦好2019中俄界江國際冰球友誼賽、中俄籃球爭霸賽、中俄學生足球友誼賽、橫渡黑龍江等特色活動,打造中俄邊境品牌賽事。以中俄國際藝術團為依託,深入雙方腹地開展文化交流演出活動。組織開展中俄美術、攝影、工藝品展覽展銷,擴大中俄油畫城交易規模。辦好對俄科技學術論壇,加強與俄醫療機構交流合作,在市中醫院建立專科門診。持續鞏固和發展友城關係,以人文交流助推經貿往來和全方位開放。(呂遊 梁照華 李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