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平凡孕育偉大,勞動創造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每一個勞動者都是主角。為挖掘河南人“講不完的出彩故事”,讓世界看見河南人的精彩,激勵每一個中原兒女在各自崗位上繼續奮鬥、爭做貢獻,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推出“河南人的一天”特別策劃,捕捉河南人在各自崗位上“抓緊每一天,幹好每件事”的發光發熱點。通過這些普通人“浪花式”的平凡點滴工作和生活情況,人們可以看到河南人乃至中國人在復工復産中表現出來的淡定從容、務實自信、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堅定步伐。而這,正是2020年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真正動力和可靠保障。
趙鐵成剝除小麥上的幹皮 攝影 何五昌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芒種時節,麥收正忙。我國各小麥産區的麥收工作正在緊張進行,勤勞的農戶大都在田間地頭忙碌,確保顆粒歸倉。而64歲的河南農戶趙鐵成家的小麥早在一個月前就已收割完畢,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麥生”道路。
6月4日淩晨5點多,平頂山市寶豐縣農戶趙鐵成早早吃完飯,就趕到了村室大院內。大院內,一堆堆小麥整齊有序地擺放著,散發著中原大地豐收的“味道”。
趙鐵成晾曬已經浸泡過的小麥 攝影 何五昌
剝皮、捆紮、晾曬、修剪……金黃的小麥在趙鐵成黝黑的雙手間不停地翻飛,經過數道加工流程,終於蛻變成了漂亮的“花束”。“別看我這手粗糙得很,一碰到小麥可就變成一了雙‘妙手’。我這啊,也叫‘妙手生花’。”趙鐵成樂呵呵地説。
上午7點左右,趙鐵成雇傭的4個至5個村民按時來“上班”了。今天天氣晴好,有利於工作,所以已經連續工作了20多天的趙鐵城心情很好,他有條不紊地分配工作,帶著幾個人在大院內不停歇地忙碌著。
趙鐵成將剝皮後的小麥進行浸泡 攝影 何五昌
“製作小麥工藝品,要在小麥長到八成熟時就收割。這正是麥粒吹泡的時候,一方面重量較輕,另一方面經過加工容易上色並且麥芒不易掉落,成型後不影響美觀。現在村室裏擺放的都是一個月之前就收割好的小麥。”趙鐵成一邊嫺熟地操作,一邊仔細給大夥兒進行現場教學。
趙鐵成(右)和一個村民將浸泡後的小麥壓實 攝影 何五昌
製作小麥工藝品有嚴格的順序和工藝,趙鐵成首先挑選長勢好的小麥進行剝皮、整理,然後進行捆紮、第一次晾曬,然後把之前已曬乾的成捆小麥放進雙氧水及氨水的混合液中進行浸泡、壓實,此次浸泡時間需要48小時。
趙鐵成戴上皮質手套為處理後的小麥上色 攝影 何五昌
趙鐵成把之前已浸泡、壓實過的小麥解捆進行第二次晾曬。等小麥曬乾後,他再次捆紮,並放進顏料池中進行浸泡上色,待全部上色完全後再次撈出來解捆,進行第三次晾曬。
不知不覺,上午的時間已過去大半,6月初的中原大地溫度已經攀升至37攝氏度左右,趙鐵成和村民還在烈日下勞作。
等到金黃的小麥完全曬乾後,趙鐵成挑選外觀整齊、無缺損的小麥按照每捆50根的要求進行捆紮、修剪,並對成型的小麥進行整理裝箱。經過這樣簡單的整理後,這些成箱的小麥幹花就可以通過互聯網發送到不同省份,再經過包裝製成工藝品在網上和實體店進行銷售。
趙鐵成仔細查看小麥上色情況 攝影 何五昌
趙鐵成説,小麥幹花可以單獨出售,也可以與其他幹花搭配出售。自己每天線上線下結合,平均銷售100余束。
趙鐵成的介紹詳細生動,過程流暢,將小麥工藝品加工流程一步步演示給大夥兒看,現場一片熱鬧。製作好的小麥幹花,仍舊保持著自然的姿態和質感,其色澤和芳香缺未減反增,栩栩如生,展示著“涅槃重生”般的美麗。
趙鐵成整理上色後的小麥 攝影 何五昌
就地取材,做著不出家門就能賺錢的生意,趙鐵成儼然已成為石橋鎮何寨村小麥工藝品加工的“領頭雁”。他告訴村民,幹花生意這兩年很火爆,經過在全國市場的實地考察以及專家的指導後,他選取了家鄉的小麥作為工藝品加工的原材料,不用發愁原材料緊缺問題。現在,趙鐵成的小麥幹花銷售形勢很不錯,供不應求,收益可觀,且已經帶動兩戶貧困戶增收。
趙鐵成捧著小麥幹花笑開顏 攝影 何五昌
“這更加堅定了我做小麥工藝品加工的信心。下一步我還要擴大種植面積,發動大夥一起參與進來,把這個幹花事業發展成村裏的特色産業,把小麥變身‘幸福花’,讓大夥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帶領大家共同致富。”趙鐵成一邊指導大夥兒學習,一邊信心滿滿地説道。
村民展示製作成的小麥幹花 攝影 何五昌
臨近中午,趙鐵成一上午的教學也結束了。結束了上午的辛勤勞作,經過短暫的歇晌之後,下午趙鐵成和幾個村民還要繼續勞作,一直要忙到傍晚7點左右。
生活不易,但就像小麥幹花多了份沉澱的美一樣,年逾花甲的趙鐵成一天天這樣忙著,也是幸福的,因為他的心裏住了一朵“幸福花”……(文 萬慶麗 何五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