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省代表委員熱議人才話題
2018-03-09 09:11:27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原題:為振興吉林凝聚“第一資源”——我省代表委員熱議人才話題

  吉林日報3月9日訊(特派記者 粘青 呂航):人才是時代發展的競爭之本、轉型之要、動力之源。

  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兩會會場,人才話題吸引了吉林省全國人大代表和住吉全國政協委員的關注。如何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建設幸福美好吉林凝聚“第一資源”,代表、委員們直抒己見,紛紛建言獻策。

  “吉林能培養出更多人才 更要留住更多人才”

  “國家的發展要靠人才,吉林的振興更需要人才的支持。我認為,培養人才,要從發展教育入手。教育發展了,國民素質提高了,國家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楊振斌委員來自吉林大學,多年教育工作經驗,讓他對培養人才有著自己的看法。

  “一個地區擁有若干培養優秀人才的高校,能為地區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這方面吉林省具有很大優勢,我們有資源,能培養出更多人才。”楊振斌委員介紹,以吉林大學為例,每年在吉林省招生約2500人左右,畢業後留在吉林工作的學生超過2000人,為吉林振興發展輸送了大批人才。“培養人才,更要留住人才。”楊振斌説,吉林科教資源比較發達,培養出好多有用之才,如果把這些人才都留在吉林,將為吉林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希望我們可以出臺更多的政策,營造更好的環境,把我們培養的優秀人才,全部留在吉林,為吉林發展增加智力支持。”

  説到培養人才,馮守華委員也認為,吉林省不缺乏人才成長的土壤,眾多高校、科研院所都為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基礎。“現在,吉林有很多關於人才方面的政策,要把這些政策納入到標準化、規範化的人才工作整體規劃中,形成合力,科學合理分配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和財力資源,避免人才的浪費,讓人才在吉林振興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築好了巢 ‘鳳凰’自然來”

  “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蔡國偉委員提出:“要大力推進人才強國戰略,把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納入國家人才體系建設中來。”

  蔡國偉認為,人才問題是關乎東北振興的關鍵問題之一。“之前,吉林出臺了18條人才新政,進一步激發了人才創新創業的活力。我相信這些政策將為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加快推動吉林振興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蔡國偉建議,實際工作中,應給年輕人才搭建更好平臺,開拓更大空間,擴展更多的資源,創造更好的條件。“如果吉林省能夠成為一個人才的聚集地,未來發展一定會更有可為。”

  “省委、省政府推出的人才新政,符合吉林實際,影響也比較大,必將帶動全國甚至是國外的學子回到家鄉、回到吉林來創業興業,也必將掀起吉林省人才興業的高潮。”同樣關注人才話題,李秀林代表的建議落腳點是如何引進人才,“引進人才不僅要有好政策,還要有好環境。要把好政策落到實處,要把好環境營造得更好,讓更多人才來到吉林,舒心工作。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對現有人才的培養,讓他們紮根吉林,把幸福美好吉林建設好。”

  李秀林説,要為人才發展打造良好平臺,為他們發揮專長提供舞臺,讓他們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和才華,讓他們來到吉林、留在吉林、貢獻吉林。“我們築好了巢,‘鳳凰’自然來。”

  “讓人才有用武之地 助力吉林振興”

  “立足實際,科學統籌,完善人才格局。”“激勵各領域人才奮發有為、建功立業,為吉林振興發展注入強勁的智慧動能。”“引進一個人才、聚集一個團隊、興起一個企業、推動一個産業。”……發揮人才作用,助力振興吉林,一條條建議紛至遝來。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製造強國建設。特別提到弘揚“工匠精神”。我想,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更多人才投身到高技術産業工人隊伍中,讓這個隊伍不斷壯大,從中不斷涌現出工匠大師。”齊嵩宇代表建議,企業要出臺相應薪酬獎勵制度以及培訓晉級平臺,鼓勵産業工人鑽研技藝,努力成為工匠大師。“工匠大師不僅掌握嫺熟的生産技能,而且要有創新能力。”在科技成果應用方面,齊嵩宇認為,應該發揮工匠大師的作用,“將學校和科研院所等機構研究出的最新科技成果,由相關領域的工匠大師在生産一線進行試驗,對實驗效果進行評估,幫助科技成果走好‘最後一公里’,暢通産學研用結合的通道。”

  李東浩委員的建議是發揮人才作用,助力脫貧攻堅,“有了人才,脫貧項目的實施和推進也會更有效果,有技術、有項目,脫貧攻堅戰,我們一定能打贏。”崔田委員則建議,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讓各類專業人才都有“用武之地”,充分發揮作用,激發社會發展活力。

  不久前,吉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4個方面18條吸引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被稱為“吉林史上突破力度最大的人才新政”。實施以來,僅長春市就引進各領域人才2500人左右。打造人才高地,吉林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