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張寶艷代表:拐賣兒童罪不設訴訟時效
2018-03-13 13:06:57  |  來源:中國吉林網  |  編輯:杜偉

  原題:全國人大代表張寶艷:拐賣兒童罪不設訴訟時效,不讓任何一個拐賣犯罪分子消遙法外

  中國吉林網2018年3月3日訊(吉網 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 王小野):

【2018全國兩會-嘉賓訪談】張寶艷代表:拐賣兒童罪不設訴訟時效

  3日上午10點半,在吉林代表團住地,吉網、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敲開全國人大代表張寶艷房間的門,有記者正在對她進行採訪。

  “稍等一會,要結束了。”張寶艷請記者進了屋。

  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堆材料,一旁的筆記電腦是打開的,相關打拐群裏很熱鬧,也有著張寶艷的留言。

  看來,是在採訪間隙,回復的。

  從2日到北京後,約她採訪的,就沒有斷過,已經10多家了……“盡職履責,講好吉林故事。”張寶艷説。

  她與吉網、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的交談,是從她的建議開始的。作為寶貝回家尋子網創辦人,她重點聚焦的卻是《關於建立重大疾病救助機制的建議》。

  吉網、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您是一位新代表,一直專注于打拐領域,怎麼想把大病救助的建議帶到全國兩會上來?

  張寶艷:我是在今年1月份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接到當選的通知後,我就想,今年要帶什麼建議上會。

  帶這個建議,也是跟寶貝回家有關的。在我們的志願者當中,有很多也是做大病救助方面的,時常會在群裏發一些救助信息、籌款信息。另外,我們有幾個被拐兒童家庭,也遇上這種事情,其中有一個是初中生,捧著一本《本草綱目》在自學,想給自己治病。

  這些,都打動了我。我問我自己:我能做些什麼?

  吉網、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這些來自一線的具體案例,讓你有了建議的基礎?

  張寶艷:不僅是這樣。我還進行了調查,收上來600多個重大疾病家庭案例,整理的時候,發現有些案例是有問題的,最後留下530份。

  我們對這530份案例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以下數據部分,來自張寶艷的建議)

  530個患病家庭中,平均每個患病家庭已經支付醫療費用46.11萬元,20萬到50萬239個,佔調查總數的45%,50萬到100萬的141人,佔總調查的 27%,超過100萬的41個,佔調查總數的8%,20萬以下的108個,佔患病人數的20%,20萬以下的並不是就是醫療費用支出的少,主要是因為這部分調查對象大部分都是患病時間短,剛開始治療,費用支出才剛剛開始。

  530個患病家庭中,有509個患者家庭都有借債,借債最高的借款達到250萬,借款百萬以上的74個,佔調查總數的14%。

  530個患病家庭中,有303個家庭開始賣房賣車賣家産,佔調查總數的57%;有181個家庭靠低保生活,佔調查總數的34%。

  530個患病家庭中,平均患病年齡為13歲,最小的患者是二個多月,其中:10歲以下患病的兒童有318名,佔調查總數的60%,10歲到18歲患病的未成年人有91名,佔調查總數的17 %,也就是説未成年人佔調查總數的77%,這些患者中有的從2003年持續治療了15年的時間。

  在重大疾病的患病種類中,白血病、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類疾病287人,佔全部患病總數的54%。

  吉網、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有了這麼詳盡的數據,會發現存在的問題,您的建議又是什麼呢?

  張寶艷:我建議把現在的國家報銷封頂規定改為個人負擔總額封頂。從調查來看,目前報銷封頂費用過低,而且各地封頂額度還不一樣,但一些重大疾病一年的費用就超過百萬,大病救助起不到真正的救助作用。

  同時,我也希望完善救助機制,把醫後救助變醫前救助,創建重大疾病救助綠色通道;重大疾病取消轉診限制,讓每個人公平的得到救助機會。

  再有,就是提高醫保徵收比例,同時也提高醫保報銷比例,擴大醫保報銷範圍,只要是需要的治療、檢查等費用全部納入醫保,取消重復的門檻收費,不要讓一個人因為沒錢而放棄生命。

  吉網、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那對社會救助怎麼看?

  張寶艷:實際上,也有人提議過,多找一些社會組織,諸如寶貝回家發救助信息,給患者籌錢。但在我看來,社會救助只能是一個補充,還應該從制度上加以保證。

  目前,也有一些公益機構開展類似的籌款,但大部分都是針對兒童,針對成年人大病救助的項目少的可憐。

  如果你仔細留意,你會注意到,它們上面需要救助的很多,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籌夠款。這部分不是得的病跟其他的不一樣,而是他們籌款內容打動了人心,很短時間內湊足了治療費用。但大部分人,很少能通過這些渠道籌足治療費用。

  所以,還是需要搭建社會綜合救助平臺,對已經致貧的重大疾病患者全面進行救助。具體點説,就是將現在各種新農合、城鎮醫保、職工醫保、民政等多個負責醫保的部門合併,醫療保險做到一站式報銷結算,同時由國家在福彩基金中落實救助經費,再加以政府補貼為主,社會慈善、企業捐贈、個人積極參與的多方面的籌資渠道。

  吉網、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我注意到,在您的建議中還提及“出臺對獻血、捐獻骨髓器官等志願者的獎勵政策”,具體內容是什麼?

  張寶艷:為了保證臨床治療用血的需求,希望國家對無償獻血及捐獻器官的志願者出臺激勵政策,對累計無償獻血達到一定數量的志願者提高醫保報銷比例,對累計捐獻到一定次數的志願者,可以享受醫療費用百分百報銷;對於捐獻器官的志願者本人,簽定捐獻器官意向書後,可以享受百分百報銷醫療費用,在去世捐獻器官之後,對捐獻器官者的直系親屬,也可以享受百分百報銷醫療費用的待遇,鼓勵民眾捐獻器官救助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

  吉網、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那在您一直從事的打拐領域,有沒有什麼建議?

  張寶艷:其實,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之後,我們也一直在打拐這方面想,就説還有哪些事情可以推動。

  但打拐這方面工作,在公安部這幾年的努力,很多工作已經做的非常好了。而且,我們有一個打拐合作機制,一年兩次座談,包括我們平時在一起商量,下一步工作怎麼推動,所以説,基本上不用説在打拐上能提交到兩會上的東西就不多了。其實,有問題,我們就可以跟公安部直接溝通,這其實也是讓我們平時感覺自豪的事情。

  但對於人販子追究時效是20年,我準備提點建議。當選代表後,我就對志願者根據案例中進行了調查,讓大家把他們跟進的人販子沒有得到追究的案例報了上來,發現這種情況特別多。

  吉網、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那您的建議是什麼?

  張寶艷:拐賣是一個特殊的犯罪,它侵害的是孩子。由於兒童被拐之後尚且年幼,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拐賣是權益被侵犯,更不知道如何去通過法律為自己尋求幫助。即使等他們成年之後尋找到自己的親人之後,知道人販子是誰,往往又過了訴訟時效,也無法追究拐賣犯罪的人販子刑事責任。

  甚至有的被拐賣的孩子,長大後想保護自己的權益,明明知道人販子是誰,但卻因為過了訴訟時效,警方也對他們沒有辦法實施打擊,只要人販子不交代孩子從哪拐來的,他不僅可以逍遙法外,被拐賣的孩子也無法與家人團聚。

  為此,我建議,把對拐賣犯罪分子的訴訟時效從侵害行為發生開始算修改從危害後果結束之日開始計算。或者是直接取消對拐賣犯罪分子的訴訟時效,不讓任何一個拐賣犯罪分子消遙法外。

  吉網、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今年的全國兩會,還開設了代表、委員通道。

  張寶艷:我感覺,這是更接地氣的舉措。往年的全國兩會都有“部長通道”,這是從國家層面,尤其是制度建設上,回應社會關切。而代表、委員通道,則是從基層通過更直接、更具體的方式,收集來自基層的呼聲,畢竟代表委員們都是來自各行各業,關注的領域也是不一樣的,這也使得我們的兩會更透明,讓中國聲音向世界進行傳播,體現著國家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