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亞坤委員:為老字號注入“長壽基因”
2018-03-15 11:42:09  |  來源:中國吉林網  |  編輯:杜偉

  原題:為老字號注入“長壽基因” 委員宋亞坤有妙招……

  中國吉林網2018年3月9日訊(吉網 吉刻APP特派北京記者 欒喜良 文/攝):對於老字號品牌來説,每塊牌匾背後都蘊含著一段獨特的故事。作為優秀民族品牌和傳統商業文化的集中代表,老字號因具有不可再生的商業價值、品牌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備受人們青睞。

  那麼在新時代下怎樣為老字號注入“長壽基因”,如何將品牌越擦越亮?兩會期間,吉網、吉刻APP記者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福源館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宋亞坤,期間聊的話題就是老字號那些事兒。

【2018全國兩會-嘉賓訪談】宋亞坤委員:為老字號注入“長壽基因”

全國政協委員宋亞坤接受吉網、吉刻APP記者專訪

  對於老字號品牌的思考,宋亞坤可謂下了不少功夫。

  “老字號的現狀與發展,我一直關注著。” 宋亞坤告訴吉網、吉刻APP記者,今年來全國兩會帶來的提案就和老字號有關。

  老字號在國人心中有著特殊的情結,宋亞坤同樣有著深刻的體會。

  “中華老字號不僅是特色産品與優質服務的代表,也是數代民族企業家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商業文明和企業家精神的傳承者和見證者,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財富。”她説,中華老字號所承載的商業文明對促進民族企業做精做強,增強民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她口中的中華老字號在國內目前啥現狀?吉網、吉刻APP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自2006年啟動“振興老字號工程”以來,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圍繞“建立老字號保護體系、促進體系和挖掘老字號內涵”開展了一系列工作,老字號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發展情況有了很大改善。目前,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其中只有20%~30%處於不斷發展壯大中。

  咱們再落點吉林。去年年末,在長春召開的吉林老字號創新發展工作培訓會上曾公佈了這樣一組數據:目前,吉林省共有老字號企業135家,其中中華老字號20家、吉林老字號115家,涵蓋餐飲、釀造、食品加工、百貨零售、醫藥、特産、藝術等諸多行業。

  看到成績的同時,同樣也要注意一些問題。多數老字號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部分企業因為機制僵化、觀念陳舊、創新不足、傳承無力等原因,面臨發展困境。

  那麼問題來了,行業分佈較廣,代表性強的老字號,怎樣實現更好的傳承?宋亞坤從多個維度給予闡述。

  “老字號骨子裏是有文化基因的。”宋亞坤建議,應挖掘整理並系統研究中華老字號企業和中國傳統商業文化。用5-8年的時間,實施“中國傳統商業文明和中國傳統企業家精神”工程。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年代誕生中華老字號企業的商業歷史、商業理念、文化遺産進行挖掘、整理、凝練理論,逐步形成系列研究的成果文庫。

  同時,宋亞坤還認為應該把老字號編成案例教材,融入高校課程體系。

  “應該在高等學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材中,增加有中國優秀傳統管理思想和中華老字號的案例教育,從優秀的中華傳統商業文化,尤其是從中華老字號企業的鮮活案例中汲取營養,構建屬於中國特色的中華老字號等企業案例教材,以及相應的課程理論體系尤為迫切。”她坦言,應該讓中國傳統優秀企業管理思想教材,在高等學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科、本科、 碩士研究生、MBA等各個層面都佔有一席之地。

  與此同時,選擇有代表性的中華老字號等相關的企業案例和中華優秀商業文化的教材、科研成果文庫叢書,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和發展區域,有規劃、有步驟地翻譯成外文,如英語、法語、西班亞語、俄語、阿拉伯語的出版物,為“一帶一路”提供商業文化的共識和交流。

  在她看來,老字號品牌傳承人及企業自身緊隨時代的能力顯得非常關鍵。

  “傳承中華老字號,就要汲取商業文化體系的內涵和精華。”宋亞坤呼籲,要弘揚和挖掘中華老字號承載的中華商業文明和企業家精神,只有這樣老字號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