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省博物院變身“歷史空間站”
2018-04-03 08:58:21  |  來源:長春日報  |  編輯:田東艷

  原題:用高科技展示文物 以風情街實現“時空穿越” 省博物院變身“歷史空間站”

  【吉林頭條(小字)】【教育科技(圖)】【關東黑土(長春)】【移動版(列表)】吉林省博物院變身“歷史空間站”

  小朋友在“魔墻”上輸入文字搜索文物。 朱怡 攝影

  長春日報4月3日訊(記者 朱 怡):在一面近20平方米的“魔墻”上,600余件(套)文物信息、圖片資料、視頻故事隨點隨看;在關東民俗風情街文創區,老長春風景再現,老物件應有盡有。日前,記者走進吉林省博物院,感受到這裡已變身為“歷史空間站”。

  “魔墻”,無死角呈現文物細節

  青磚為墻,褐瓦為脊,一塊8米多長、2米多高的展示屏鑲嵌其間,這就是省博新啟用的“魔墻”。

  “張伯駒夫婦把珍藏的50余件文物無償捐贈給了吉林省博物館(現為吉林省博物院),其中包括《百花圖卷》。這件作品被認為是我國繪畫史上保留下來的第一位女畫家作品。”市民王偉説。站在“魔墻”前,王偉點開了一個帶有視頻字樣的圖標,幾分種的視頻讓她了解了《百花圖卷》與省博的歷史淵源。“通過一件文物講述一個故事,讓文物更鮮活了。”看完視頻,王偉還特意為《百花圖卷》點了一個讚。

  “魔墻”是省博新媒體展覽的一次創新,于去年底投入使用。市民可以通過“魔墻”了解院藏的600余件(套)文物信息,有圖片、3D展示、視頻3種形式,可以720度無死角呈現文物細節。省博信息技術中心主任李洪光介紹説,“在所有信息處理中,最難的要數3D展示。”他點開一張高足碗圖片,通過觸摸旋轉,展示著碗的內部、底部等通常看不到的角度。“3D展示需要採集三四百張照片,再通過建模、著色,還原文物全貌。”據了解,省博計劃將不適宜長期展覽的珍貴文物全部以新媒體的形式呈現在“魔墻”上,讓沉睡在文物庫中的文物與觀眾見面。

  風情街,去“老長春”淘寶

  跟隨省博文創部主任楊貴峰的腳步,記者走進了“三四十年前”的“老東風照相館”,墻上挂滿了老照片與古董相機。照相館隔壁是一家綜合性店舖“泰發合”,再旁邊是一家貨棧,3家店舖組成了關東民俗風情街。

  風情街文創區的創意來自於展覽“關東老幌子”,重現關東風情店舖,並在店舖中售賣與其相關的文創用品和老物件,“這些店舖都是當時真實存在的,其中一些牌匾也是當年的原件。”楊貴峰介紹説。

  “泰發合”店舖內,一家3口好奇地拿起一件商品辨認著,“媽媽,這是什麼?”“這是暖手爐,姥姥以前也用過。”“沒錯,這就是當年流行的暖手爐。”面對好奇的“顧客”,楊貴峰迎上去,介紹著店舖裏的老物件,“這是省博最早期的門票,這是那個時代的布鞋……”詳細的介紹讓一家3口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由於風情街文創區剛剛建成,規模有限,省博計劃繼續擴建文創區,同時與民間藝人合作,引進他們的作品。楊貴峰説:“我們打算將這裡建成民間手工藝品展銷平臺,讓更多傳統民間手工藝作品進入市民的生活。”